一中雙十廈外新高二學生選科結果出爐
新高考“老理綜”受青睞
廈門晚報訊(記者 郭文娟)根據我省出臺的新高考方案,2021年起,福建高考科目設置將采取“3+1+2”模式。也就是說,現在的新高二學生是我省首批新高考學生。今年9月開學,除了“語數外”,他們就要開始按照自己選擇的“1+2”科目上課。作為全省首批“吃螃蟹”的學生,他們會如何選擇?哪種組合最受青睞?
昨天,記者從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和廈門外國語學校獲悉,雖然三校的新高考方案各有不同,但新高二學生在選科上呈現了一個共同點——選擇人數最多的組合均是“老理綜”,即物化生。
【選科】
選“老理綜”學生最多 部分班級實行走班制
昨天,廈門一中新高二學生選科結果出爐。一中教務處透露,該校新高二共有20個班級。其中,選擇“老理綜”組合的學生最多,達到了7個班;選擇“老文綜”(即史地政)的學生,有3個班;選擇物化地的學生,也有3個班;選擇物生地的學生,有2個班;上述15個班級是固定班級。另外,還有5個班級由不同組合的學生組成,實行走班制。如果從物理和歷史兩個學科的選擇結果來看,該校選物理的學生達到了15個班級,選歷史的學生有5個班。
另據了解,雙十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的新高二選科也已完成。
其中,雙十中學選“老理綜”的學生總數達到了11個班級,選“老文綜”的學生有5個班,這16個班級是固定班級;另外,還有4個班級實行走班制。在物理和歷史兩個學科的選擇中,該校選物理的學生有14個班,選歷史的學生有6個班。
廈門外國語學校新高二學生選擇最多的組合也是“老理綜”,而選擇物理和歷史的學生人數分別為530人和近300人。廈外教務處介紹,該校新高二分班是根據學生選科志愿,并結合學業水平進行分層;也就是說,選擇同一種組合的學生,有可能一部分人是在固定班級上課,另一部分人是走班制。今年,該校新高二共有8個固定班級,8個走班制班級。
【策略】
既要考慮個人興趣 還要符合高校招生專業要求
老師們普遍認為,新高考選科的一大難點,在于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規劃。他們需要根據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結合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等,來確定選擇考試科目。
雖然有的學校在這次選科之后,還給學生一次調整的機會。不過,老師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學生得提前確定自己未來可能的就業方向,以及高校專業對科目的要求,比如,有的高校醫學類專業要求一定要選物理、化學,如果學生想學醫,就得選這兩個科目。
【變化】
個別學科師資略有調整 走班制學生有獨立課表
三所學校均表示,此前已有幾次模擬選科,從這次選科的結果來看,大體上變化不大。在師資方面,個別學科略有調整。比如,雙十和廈外均表示,因為選擇地理學科的人比較多,年段原有的地理老師不夠用,學校從其他年段作了調整。
也有學生、家長不明白什么是“走班制”,簡單地說,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級編排,不再由固定的學生組成固定的班級。班級由學生通過選課形成的,而非學校統一劃分。“走班制”又被分為“全走班”“大走班”“小走班”等形式,“全走班”模式就是取消傳統的行政班,所有學科都在選課走班;“大走班”指的是保留行政班,“語數外”保持原班上課,其他學科進行分類走班;“小走班”指的是大多數科目按照行政班的方式上課,只有1個或2個學科走班。
從三所學校的走班情況來看,主要是“大走班”或“小走班”,而不是所有學科“全走班”。
其中,廈門一中和雙十中學設立的走班制班級,是因為學生選擇不同的組合,有的組合人數沒法組成一個獨立的班級,就需要和其他組合的學生“拼”成一個班級。廈外的走班制,則與分層教學相結合。分層教學是指按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層次組成新的教學集體,學生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課。
對于這些走班制的班級來說,全班學生只有部分學科是一起上的,還有一部分學科是根據自己選的科目,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課,因而,每個人都有一張獨立的課表。
【名詞解釋】
“3+1+2”模式
即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統考,不分文理科;選擇性考試科目中,考生應在歷史和物理2門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相比傳統的文理分科兩種固定組合,實行“3+1+2”高考科目設置模式,理論上考生有12種科目組合可以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