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日訊 “孝敬長輩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說這句話的人叫顧曉英,居住在金尚社區一元花園小區。在20多年的時間里,她悉心照料公公婆婆,用無私大愛有力詮釋了“孝老愛親”這四個字。
“全能”曉英 巧妙處理家中事
在家中,顧曉英擔當了多方面的角色:家務小能手、矛盾調解員……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顧曉英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在家里,每次煮飯都需要用上兩個電飯煲。”顧曉英說。起因是公公與婆婆的飲食習慣不太相同,公公喜歡吃稀飯,婆婆喜歡吃干飯。為了避免兩位老人產生矛盾,顧曉英便用上了兩個電飯鍋。然而這還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干飯的口感還得分軟硬。”顧曉英說,為此她特地研究了一番,發現只要在煮飯前,把米堆得不一樣高,便能做出口感不同的米飯。
“這沒什么麻煩的。”顧曉英說,在她看來,老人就像小孩兒一樣,要多哄哄。平日里公公婆婆若是有什么要求,盡力滿足就是。
可即便如此,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也免不了會發生矛盾和沖突。“俗話說‘舌頭和牙齒處得再好,也有打架的時候’,但事情一旦解決,過后就不會再往心里去了,這樣家庭才會和睦。”顧曉英說道。
此前,婆婆在露臺種了西紅柿,西紅柿苗長得很高,使得衣服無法晾曬。顧曉英發現問題后,找來了親戚充當“中間人”,給婆婆打電話講明其中緣由,自己則為婆婆尋了另一塊地,讓她繼續種植。這樣一來,既可以滿足婆婆種菜的愛好,也可以讓衣物有處可曬。
在顧曉英看來,家庭的相處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包容”。“平日里,公公婆婆也很照顧我,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都是應該的。”
悉心照料 傳遞孝老愛親接力棒
前幾年,顧曉英的公公因洗澡時不慎摔了一跤,身體便每況愈下。顧曉英和家人帶著他四處去看醫生,還細心地在家中準備了醫療床、按摩椅、按鈴等用品,盡可能為老人提供舒適的環境。
“當時公公一直說身上很疼,卻找不到原因。”顧曉英說。她和丈夫就一遍一遍地為公公按摩,更買來按摩椅,緩解老人的疼痛。然而,按摩椅的力度太大,老人家受不了。顧曉英先后為他墊上了枕頭、毛毯等柔軟物品,經過多次調整試驗,終于為公公找到一個舒適的力度。
現如今,公公因為生病生活無法自理,長期住在醫院里,陪護便成為顧曉英一家生活的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照顧公公,顧曉英上網查了許多關于老人護理的資料,還向醫生、護士請教。“碘伏雖然可以消毒,但不能促進細胞生長,因此老人得了褥瘡不能使用。”“果蔬增加營養,老人家可以多吃一些。”……久病成良醫,如今,顧曉英也能隨口說出一些照顧老人的知識點。
“中國古語有一句‘百善孝為先’。以前我和愛人上班忙碌的時候都是公公婆婆在幫忙打理家中事情和照顧小孩,現在他們老了,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顧曉英說。在她看來,自己孝順老人的這一份心如此堅定,來源于父母的教導和從小受到的家庭氛圍的熏陶。在顧曉英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她的女兒也很孝敬老人,在這個家庭里,孝老愛親的接力棒正在繼續傳遞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