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修好后,周邊的居民又能享用古井帶來的便利了。
廈門晚報訊(記者 文/記者 李小慶 圖/劉東華)在百家村中興路附近的一條小巷口,有一口仍在使用的古井。每天清晨,人們圍著這口古井開始一天的生活:小水桶扔下去,清涼的水提上來。周邊的居民圍著這口古井,搓衣服、洗被子,打水聲、嬉鬧聲、叫賣聲……構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生活圖”。
引人注目的是,這口水井上方墻壁上寫著:因古井壞了需要維護,正在募集資金,望周圍居民盡一份力,金額隨意。而在這行字的下面,是捐款明細:“吳記煸豆干:200元;補衣服:一包水泥;福秀食雜:100元;角美賣魚:35元;大腸血:50元;龍海洗馬蹄:20元……”日前,一位市民把這張倡議的圖片發上網,立刻引來圍觀和熱議。市民感慨:鄰里情深,好有愛的一幕!希望這口老井繼續造福鄰里。
【古井滲水】
附近居民自籌資金維修
維修古井的倡議。
居民在古井旁邊洗衣物。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口井的井口被水泥重新糊過,靠墻邊,有一個用來打水的小水桶。另一邊,擺上了三塊平整的石頭,方便洗衣服。
“早上來洗衣服的人很多呢,洗衣服的、洗被子的、打水洗地板的……熱鬧得很!”水井對面福秀食雜店老板娘劉蘭英抱著小孫子告訴記者,她說。這口井“灌溉”了附近許多的小攤販,賣馬蹄(荸薺)的要在這里打水洗洗再賣;賣魚的也要用到這里的水,對面賣面線糊的、開鹵料攤的,都要用到這口井里的水。
福秀食雜店老板丘建長說,去年4月,廈門下了幾場大雨,人們發現這口井不對勁:水面上漲到快要溢出來,水質渾濁發黃還發臭。他估計是古井有問題了,路面的水滲下去了。
丘建長請懂行的師傅來檢查,發現果然是井壁的水泥老化,需要重新加固。丘建長說,這口井平時大家都要用,他就把維修的倡議寫在古井旁的墻壁上,連落款都沒寫。“都是鄉里鄉親,都認識,大家知道我在牽頭這個事。”
沒想到的是,吳記煸豆干大排檔首先拿來了200元,老婆給了他100元,還有附近的攤販們,也都陸續送來了錢,有的50元,有的35元,有的干脆出兩包水泥。“僅兩三天時間,就收了1100元。”丘建長說。
【水質清澈】
鄰里繼續享用古井的清泉
水井旁的福秀食雜店店主丘建長是修井發起者。
倡議頭天寫上去,第二天就開始維修。丘建長也加入了修補的隊伍,自己下不去井里,就把井口和附近的墻壁用水泥糊了一遍。賣面線糊的鄰居,借來抽水水泵,把井水嘩啦啦抽上來,再唰唰唰把井壁和井底給沖了個干干凈凈。“都是居民自發的,自己也要用嘛!”面線糊老板娘說。所有的鄰里都對維修古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關心工程進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需要什么就會有人從家里拿來,讓大家感受到了和諧鄰里的溫暖。
古井修好后,丘建長說,維修費用加上請師父抽煙吃飯的費用,超過了大家的捐款,自己貼了一點。“那有啥,能做到的就做了唄。”丘建長說。
80歲的黃淑娥一直住在水井旁,是這條街上地地道道的老居民。她說,井水就是要用,越用越清澈。“這井水冬暖夏涼,還不咸。”黃淑娥說,要是遇到停水的天氣,這口古井能解決大問題。夏天的時候,古井就成了天然冰箱:西瓜啊、龍眼啊,吊滿了井口。到現在,黃淑娥還在用這口井的水,以前自己打,現在隔壁租住的小伙子幫她打,洗地、沖廁所……“好用!”黃淑娥說。
古井修好后,水質依然清澈透明。周邊的鄰里都非常滿意。附近賣豆芽的,天天來洗完豆芽才去賣;附近賣豆腐的也打水去用,還有附近的居民,在井口旁洗衣服、洗被子……
【史料】
當年家家戶戶都有水井
廈門市文史專家郭坤聰說,在1924年之前,廈門島內老城區普遍缺水,水源主要來自兩個地方:虎溪巖附近的天泉,以及從龍海運到擔水巷的水,幾分錢一擔。
1924年-1926年,中山公園擴建,原來居住在公園東路旁的居民,被安置至新建的“百家村”。所謂“百家村”,就是逾百戶村民居住的地方,但據他估計,可能不足百戶。郭坤聰說,為了滿足居民的用水問題,新建房子的時候,有庭院的住戶家里都“配備”了水井。也因此,“百家村”這里的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水井。
郭坤聰說,廈門水井的水有一個特點:有點澀有點咸,但常年不干枯。后來,隨著上李水庫建成,自來水的普及,許多古井就逐漸荒廢了。
【鏈接】
廈門島內外尚有上萬口水井
廈門歷史悠久的古井還有很多,比如在中華街道蘇厝街就有一口古井。神奇的是,這口井從來就沒有干過,水位最高的時候,只要一伸手就能打到井水。20世紀60年代最干旱的時候,井里依然有水。
在蘇厝街的不遠處是外清巷,老廈門人都知道這一片以前叫做“蚶殼井”,說是地名,其實是因為一口叫蚶殼井的井而得名。這口井是附近四仙街、橋亭街、外清巷、石壁街人家生活用水的來源。因為井壁鑲嵌著蚶殼,因而取名叫“蚶殼井”。這口井在清末的時候就有了,估計有上百年的歷史。
文史專家郭坤聰說,當年廈門老城區遍布許多古井,自從有了自來水后,很多老井就消失了。這些老井的水大部分偏咸,并不適合食用,但是用于洗漱十分方便。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島內外還存在上萬口水井。這些老井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陪伴大家在缺水的年代度過了難忘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