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思明區> 思明快報> 本地快訊 > 正文

思明百家村居民自發籌資維修古井 捐款圖引網友熱議

2019-08-14 23:06:26李小慶?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古井修好后,周邊的居民又能享用古井帶來的便利了。

廈門晚報訊(記者 文/記者 李小慶 圖/劉東華)在百家村中興路附近的一條小巷口,有一口仍在使用的古井。每天清晨,人們圍著這口古井開始一天的生活:小水桶扔下去,清涼的水提上來。周邊的居民圍著這口古井,搓衣服、洗被子,打水聲、嬉鬧聲、叫賣聲……構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生活圖”。

引人注目的是,這口水井上方墻壁上寫著:因古井壞了需要維護,正在募集資金,望周圍居民盡一份力,金額隨意。而在這行字的下面,是捐款明細:“吳記煸豆干:200元;補衣服:一包水泥;福秀食雜:100元;角美賣魚:35元;大腸血:50元;龍海洗馬蹄:20元……”日前,一位市民把這張倡議的圖片發上網,立刻引來圍觀和熱議。市民感慨:鄰里情深,好有愛的一幕!希望這口老井繼續造福鄰里。

【古井滲水】

附近居民自籌資金維修

維修古井的倡議。

居民在古井旁邊洗衣物。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口井的井口被水泥重新糊過,靠墻邊,有一個用來打水的小水桶。另一邊,擺上了三塊平整的石頭,方便洗衣服。

“早上來洗衣服的人很多呢,洗衣服的、洗被子的、打水洗地板的……熱鬧得很!”水井對面福秀食雜店老板娘劉蘭英抱著小孫子告訴記者,她說。這口井“灌溉”了附近許多的小攤販,賣馬蹄(荸薺)的要在這里打水洗洗再賣;賣魚的也要用到這里的水,對面賣面線糊的、開鹵料攤的,都要用到這口井里的水。

福秀食雜店老板丘建長說,去年4月,廈門下了幾場大雨,人們發現這口井不對勁:水面上漲到快要溢出來,水質渾濁發黃還發臭。他估計是古井有問題了,路面的水滲下去了。

丘建長請懂行的師傅來檢查,發現果然是井壁的水泥老化,需要重新加固。丘建長說,這口井平時大家都要用,他就把維修的倡議寫在古井旁的墻壁上,連落款都沒寫。“都是鄉里鄉親,都認識,大家知道我在牽頭這個事。”

沒想到的是,吳記煸豆干大排檔首先拿來了200元,老婆給了他100元,還有附近的攤販們,也都陸續送來了錢,有的50元,有的35元,有的干脆出兩包水泥。“僅兩三天時間,就收了1100元。”丘建長說。

【水質清澈】

鄰里繼續享用古井的清泉

水井旁的福秀食雜店店主丘建長是修井發起者。

倡議頭天寫上去,第二天就開始維修。丘建長也加入了修補的隊伍,自己下不去井里,就把井口和附近的墻壁用水泥糊了一遍。賣面線糊的鄰居,借來抽水水泵,把井水嘩啦啦抽上來,再唰唰唰把井壁和井底給沖了個干干凈凈。“都是居民自發的,自己也要用嘛!”面線糊老板娘說。所有的鄰里都對維修古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關心工程進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需要什么就會有人從家里拿來,讓大家感受到了和諧鄰里的溫暖。

古井修好后,丘建長說,維修費用加上請師父抽煙吃飯的費用,超過了大家的捐款,自己貼了一點。“那有啥,能做到的就做了唄。”丘建長說。

80歲的黃淑娥一直住在水井旁,是這條街上地地道道的老居民。她說,井水就是要用,越用越清澈。“這井水冬暖夏涼,還不咸。”黃淑娥說,要是遇到停水的天氣,這口古井能解決大問題。夏天的時候,古井就成了天然冰箱:西瓜啊、龍眼啊,吊滿了井口。到現在,黃淑娥還在用這口井的水,以前自己打,現在隔壁租住的小伙子幫她打,洗地、沖廁所……“好用!”黃淑娥說。

古井修好后,水質依然清澈透明。周邊的鄰里都非常滿意。附近賣豆芽的,天天來洗完豆芽才去賣;附近賣豆腐的也打水去用,還有附近的居民,在井口旁洗衣服、洗被子……

【史料】

當年家家戶戶都有水井

廈門市文史專家郭坤聰說,在1924年之前,廈門島內老城區普遍缺水,水源主要來自兩個地方:虎溪巖附近的天泉,以及從龍海運到擔水巷的水,幾分錢一擔。

1924年-1926年,中山公園擴建,原來居住在公園東路旁的居民,被安置至新建的“百家村”。所謂“百家村”,就是逾百戶村民居住的地方,但據他估計,可能不足百戶。郭坤聰說,為了滿足居民的用水問題,新建房子的時候,有庭院的住戶家里都“配備”了水井。也因此,“百家村”這里的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水井。

郭坤聰說,廈門水井的水有一個特點:有點澀有點咸,但常年不干枯。后來,隨著上李水庫建成,自來水的普及,許多古井就逐漸荒廢了。

【鏈接】

廈門島內外尚有上萬口水井

廈門歷史悠久的古井還有很多,比如在中華街道蘇厝街就有一口古井。神奇的是,這口井從來就沒有干過,水位最高的時候,只要一伸手就能打到井水。20世紀60年代最干旱的時候,井里依然有水。

在蘇厝街的不遠處是外清巷,老廈門人都知道這一片以前叫做“蚶殼井”,說是地名,其實是因為一口叫蚶殼井的井而得名。這口井是附近四仙街、橋亭街、外清巷、石壁街人家生活用水的來源。因為井壁鑲嵌著蚶殼,因而取名叫“蚶殼井”。這口井在清末的時候就有了,估計有上百年的歷史。

文史專家郭坤聰說,當年廈門老城區遍布許多古井,自從有了自來水后,很多老井就消失了。這些老井的水大部分偏咸,并不適合食用,但是用于洗漱十分方便。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島內外還存在上萬口水井。這些老井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陪伴大家在缺水的年代度過了難忘的時光。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