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惡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侵占我國濱海濕地的遺傳進化機制,有利于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互花米草擴散的原因,為從源頭上治理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近期,生態學國際頂級雜志《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科研團隊在美國采樣。(廈門大學供圖) 2014年起,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李慶順、張宜輝和助理教授張原野的三支科研團隊開展聯合攻關,力圖從分子遺傳學、生態學、進化生物學等多學科角度,在互花米草的DNA序列中尋找其擴散的“秘密”。 據張宜輝介紹,五年多來,研究團隊采用DNA指紋技術,對來自入侵地中國沿海七個省份的10個區域及原產地北美12個州的15個區域的250個樣本進行了分析。最終發現,這些入侵地植株全部是最初從美國引進的三個生態型的雜交后代,具有顯著的雜種優勢。這也意味著,互花米草的引種和擴散發生在雜交后。 不過,這僅僅是互花米草入侵的開端。通過進一步測量以上25個區域來源的植株性狀,研究團隊發現,三個基因型間的雜交還通過整合兩種不同的生長能力即縱向生長能力和橫向擴張能力,從而產生了超強的基因型,正是這種新的超強基因型因具有生長和繁殖的優勢而被自然選擇保留,成為互花米草惡性入侵的主要驅動力。 長期以來,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致力于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定位研究,對互花米草的入侵動態開展了長期監測,積累了大量的野外觀測和實驗數據,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張宜輝表示,這項成果還只是階段性成果。接下來,研究團隊將會以福建漳江口為研究對象,結合遙感影像技術和基因組學研究,追蹤分析互花米草入侵擴散的動態并深入挖掘其快速擴張的生態機制和分子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