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下青年鄉村醫生真緊缺 鄉村醫生隊伍青黃不接難題引發市人大常委會關注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20名定向委培的鄉村醫生,不惜違約也要到其他單位求職,不愿再當鄉村醫生。廈門市鄉村醫生隊伍面臨青黃不接難題,引發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 這場討論,發生在昨日舉行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上,組成人員分組審議廈門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發展情況。對于近年廈門市補齊醫療資源短板、促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方面取得的成效,組成人員表示充分肯定,但他們把焦點放在了難題上——鄉村醫生。 現狀 全市鄉村醫生近900名 目前,廈門市有將近900名鄉村醫生,這個數量顯然還遠滿足不了實際的需求,而更大的危機是“后繼無人”,年齡結構普遍老化,年輕村醫流失嚴重。以翔安區為例,全區40歲以下的青年鄉村醫生僅占20%,定向委培的47名鄉村醫生,僅剩27人,另外20人不惜交違約金也要跳槽。盡管鄉鎮衛生院也在不斷招人,但常常招不到、招不足,有些即使招到了部分醫技人員,往往工作一兩年后又相繼跳槽。 這并非廈門特有現象,而是全國性普遍難題。就在上個月,河南省連續出現兩起“村醫集體辭職”事件。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達90.7萬人,比上一年減少了6.2萬人。 分析 村醫面臨四個普遍困境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萬文蓉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她直言,收入低、缺乏晉升通道、缺乏養老保障、缺乏職業提升渠道,成為鄉村醫生的普遍困境。根據國家政策,目前廈門市的鄉村醫生每月可享受到村醫基本藥物制度補助,每人每月2000元,其中基本部分1200元、考核部分800元。盡管還有一些診金等收入,但鄉村醫生的總體收入偏低。而且,年滿70周歲的男性鄉村醫生、年滿65歲的女性鄉村醫生,退出村醫崗位后,停發基本藥物制度等補助,只有從業累計30周年以上的到齡退出村醫才能按每月最低工資標準享受到生活補助,2018年廈門市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700元/月。 一位業內人士說,目前廈門市鄉村醫生的學歷普遍偏低,年輕、有經驗的醫學人才不愿來,“來了也留不住,鄉村醫生要評職稱很難的,在醫學領域,如果沒有高水平的論文、沒有不斷提升的技能,評職稱晉升很困難。” 對策 真正解決村醫后顧之憂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認為,鄉村醫生是農村居民健康的守護人,也是廈門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只有真正解決村醫的后顧之憂,在工資待遇、養老、繼續教育、晉升晉級、權益保護等方面予以傾斜,才能留住人才,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真正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水平。 萬文蓉建議,落實在崗村醫養老保險制度,加強大中醫院與鄉鎮衛生院聯體建設,放寬職稱評定條件,在提升其職業愿景方面提出明確措施。“要讓優質的醫療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下沉到基層。”市人大代表林海南從事基層醫療衛生工作30余年,他建議,要加強村醫的“傳幫帶”,讓優秀的醫療人才駐村幫扶,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
相關閱讀:
- [ 08-20]廈門近日多位市民被紅火蟻叮咬 醫生提醒市民小心
- [ 08-14]廈門兩人獲評“白求恩式好醫生”
- [ 08-02]江頭街道小區醫生胡泉生:老軍醫發揮余熱奉獻小區
- [ 08-02]江頭街道小區醫生胡泉生:老軍醫發揮余熱奉獻小區
- [ 08-01]江蘇醫生跪地搶救日本游客:在場游客都在努力!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