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彼此分工協作,攜手共享紅利 兩岸產業合作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隨著大陸改革開放步伐持續深入,不斷釋放合作共贏紅利。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副會長曹鳳威在論壇上表示,兩岸間的貿易投資和產業合作,既有效促進兩岸經濟的發展與轉型,也成為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幾十年來,臺商在兩岸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臺灣商業總會副理事長許舒博說,一方面,臺商帶來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促進了大陸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大陸也為臺資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這些說法得到了廈門市政協副主席江曙霞的認同。她在論壇上說,廈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臺商臺企的貢獻,臺商臺企已成為促進廈門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許多臺商把廈門當作第二故鄉和創業發展的福地,不少臺資企業伴隨著廈門發展而不斷成長壯大。 論壇上的聲音,在展覽展示、項目對接等環節得到了呼應。作為此次論壇的配套活動,閩臺經貿合作對接會同期舉辦。對接會上,一組來自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福建累計利用臺資超過300億美元,包括臺塑集團、統一企業、聯華電子、國泰人壽等在內的50多家臺灣百大企業均已在此投資布局;22個臺灣金融機構落戶到閩,其中臺資銀行6家,居大陸第2位。 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表明,閩臺產業合作已從低端走向高端、從單一走向全產業鏈融合。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我省主導產業領域,臺商投資已形成上中下游產業配套發展格局。 廈門業界感受也很深。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有關部門重視扶持企業、產業,營商環境透明、公平、公開,這讓每一個專心經營企業的投資者都能在分工協作中不斷增資擴產,共享紅利。 挑戰:宏觀形勢復雜,產業相互競合 曹鳳威表示,當前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頗多,單邊主義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主要國際機構連續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兩岸經濟關系既有發展格局面臨空前沖擊,臺企在大陸投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同樣表示,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步入調整期,各國和地區之間利益分配不平衡增加,逆全球化思潮上升。此外,他認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也對傳統全球產業分工和供應鏈帶來影響。 從微觀的企業層面上看,兩岸學界業界人士達成了共識:大陸企業經營實力和技術研發能力不斷躍升,過去急缺的資金和技術如今已不缺;臺灣企業則面臨管理僵化、勞動力成本提高、創新研發能力弱等難題。換句話說,陸企和臺企既有各自的短板,更遭遇共同壓力,兩岸已由產業合作分工,進入相互競合的新階段。 不過,危機也是轉機。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看來,當前,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盡管面臨相當多的挑戰,但同時,大陸正在深化改革開放,追求高質量的發展,如推進5G商用、設立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倡議等,又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相當大的機會。 實際上,這也是與會者的普遍看法。大家認為,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從傳統的互補型合作轉向融合型合作模式的過程中,只要企業找到各自的優勢、出路,善于運用大陸的人才紅利、科技發展環境和市場機會,轉型必將進一步提升兩岸社會經濟融合程度。 此外,大陸還在政策層面出臺惠及臺胞臺企的措施。比如,今年7月,廈門頒布《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其中出臺落實對臺服務六項措施,包括推動兩岸知識產權的深度合作,獎勵臺灣發明專利在廈門轉化等,也給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
相關閱讀:
- [ 09-17]廈航:做好服務兩岸的分內事
- [ 09-16]兩岸70萬冊圖書將亮相第十五屆海圖會 86項活動同步舉行
- [ 09-16]兩岸三十家書院代表在廈揮毫潑墨慶中秋
- [ 09-16]兩岸黃氏宗親相聚廈門謁祖 交流研討江夏文化
- [ 09-15]兩岸120余件工藝精品在廈門華僑博物院展至17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