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蓮:用巧手和慧心將社區居民“串”起來
2020-01-12 13:05:48?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用巧手和慧心將社區居民“串”起來 ——記興園社區加州花園小區黨支部宣傳委員、業委會成員 張素蓮 初心語: “小區是我家,幸福靠大家,我本著‘小區居民是一家,治理靠大家’的理念,以鄰為親,和諧鄰里,共建、共治、共享,為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小區而努力! ” “明天上午手工活動,主題是絲絨花,我們一起來做康乃馨。大家有自己做的拿手菜也帶上哦。”幾乎每個周四,張素蓮阿姨都會在“巧手慧心坊”微信群里“敲鑼打鼓賣力吆喝”,為隔天上午在興園社區居委會的手工活動做預告。 由張素蓮作為主要發起人的“巧手慧心坊”,成立于2015年,成員從最初加州花園的七八個阿姨,如今已擴展到社區其他小區的業主,規模達到三四十人。現在,“巧手慧心坊”更闖出名號,走出興園社區,常受邀到廈門其他社區參加手工市集及義賣活動,張素蓮也多次作為老師前往其他社區教習手工。 “巧手慧心坊”能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成績,是張素蓮和她一幫姐妹當初未曾預料的。 “一開始只是想‘熱鬧一下’,大家都有共同的手工愛好,平時閑暇時間也比較多。”張素蓮說,因為住的是商品房,很多鄰里互相也不認識,她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組織個手工社團,搭建鄰里交流平臺。 就抱著這樣自娛自樂的出發點,她們先請手工老師教習,因為都有一雙巧手,很容易上手,之后觸類旁通,從串珠到編織,從絹花到絲絨花,品項越來越多,作品越做越精致,越來越受好評和喜愛。 手工作品規模上去了,就開始做公益義賣,跟著年節做應景手工,比如春節做中國結、燈籠,清明節做絲網花;母親節做康乃馨;兒童節編織小發夾、小掛件給福利院的小朋友……至于義賣所得,都捐給慈善會,幫助有需要的人。 她們可不是小打小鬧,這幾年,每年平均十幾場義賣,每年義賣金額都能達到近兩萬元。 以“巧手慧心坊”為依托,社區居民的交流互動更廣泛,不單是手工,她們還常舉行廚藝交流,大家準備一些各自的拿手菜和特色小吃,你做春卷,我做芋包;你帶南瓜餅,我帶蘿卜糕,互相分享,情感也在這樣的交流中更密切,大家成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除了做手工,閑暇時間“巧手慧心坊”還會組織成員出游,植物園、園博苑、大屏山郊野公園等等。手工坊成員黃阿姨行動不便,過去很少出游,手工坊組織外出時,她雖然想去,但擔心自身情況無法參加。沒想到的是,手工坊的姐妹們將她放在心上,幾乎每次出門玩都盡量帶上她。上下樓梯,都有伙伴們前后幫忙,就這樣跟著走了不少地方,她感嘆道,“這幫姐妹太好了”。 黃阿姨這樣的感慨讓張素蓮覺得很自豪,要知道,2008年搬進加州花園小區時,她曾經有一種“完了,找不到家”的感覺。因為左鄰右里都不認識,遇到事情覺得很無助。 1954年出生的張素蓮,2006年退休,退休前在居委會工作。剛搬到加州花園小區時,她常呆在家里,社區工作人員鼓勵她“要出來活動”,她就這樣走出來,利用此前豐富的居委會工作經驗,尤其在溝通交流方面的專長,在小區治理上做得順風順水,是個實足的“小區治理民間達人”。2012年,興園社區成立后,張素蓮把黨組織關系也轉了過來。 如今,張素蓮和“巧手慧心坊”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除了這幫姐妹的互動,還慢慢擴展到社區的親子手工、環保酵素制作、垃圾分類宣導,像一張越結越密的網,把小區居民緊緊系在一起。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