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二十年 他們給琴島戴上項鏈
2020-03-20 21:55:5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西北段】 設計幾經變動 方案多次修改 經過三年多施工,完成了大蛻變 東南段的一系列改造建設,為鍛造鼓浪嶼的項鏈做了很好的鋪墊。隨著時代變遷,鼓浪嶼在上世紀90年代明確了向旅游之島發展的方向,這座小島的物理形態及城市規劃隨之嬗變,拐點出現在1999年,西北段環鼓路的改造工程項目終于提上日程。 當時,許多康是鼓浪嶼風景區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也是該項目的法人代表,對整個項目了然于心。據他介紹,西北段項目1999年立項,是2000年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西北段環鼓路從三丘田碼頭開始,沿島的西北部外側海岸線延伸至五個牌浴場,連接之前的環鼓路。”許多康回憶道,工程由護岸、道路、配套綠化、景觀工程等組成,項目分軟基段和巖基段。當時的財政預算由市、區各出資50%,“當時為了這個工程,區里拿出2000多萬元。” 許多康說,“現在三丘田碼頭到燕尾山,是從山上繞過去的,最初的設計不是這樣。”一開始的設計是打算繞海搭橋,像菽莊花園的四十四橋那樣。從為旅游服務的角度來看,這樣修建效果最好,但有政協委員認為不妥。 有人擔心,如果繞海搭橋,一旦修建的角度或潮差控制不好,會讓燕尾山看起來像被攔腰截斷了。為此,許多康讓技術人員建了模型,還專門在水上搭了二三十米的腳手架,按照比最高潮位再高1米的高度修了一段。“看起來效果不差,但因大家意見不同,想法最終落空。” 許多康至今還覺得可惜。“就跟菽莊花園里的四十四橋一樣,在礁石上很好做,工程難度不大,風險也不大,造價不高。”許多康說,當時施工圖都做了,后來,還是改了。 當年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是玻璃廠段的軟基段。該段由南向北有300多米,由于淤泥厚度達6米到16米,且淤泥中有機物質多,導致施工難度特別大。許多康說,承擔工程設計的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最初打算用真空預壓的技術方案。“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淤泥壓實,就好比把豆腐壓成豆干一樣。”在此基礎上,施工能更加牢靠安全。盡管這項技術是當時最先進的,但許多康發現,該方法在施工中并不可行,會浪費很多錢,且完全沒有效果。 “我們趕緊向市里報告,建議修改方案,但設計院認為可行,不愿修改。”許多康笑著說,那怎么辦?只能請來業界大咖定奪。他們請來了國家著名巖土工程專家、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曾國熙教授,曾老“把脈”后認定方案不可行,設計院沒話可說了。經過研討,最終選擇以重力式斜坡護岸的方法來操作,也就是做護坡把淤泥攔住,再立堤壩,這樣不僅造價低,還能確保工程安全。設計修改后,工程進展就非常順利了。 最終,西北段環鼓路經過三年多的施工,完成了大蛻變。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