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參與了,村莊就變了”
2020-04-10 23:50:00? ? 來源: 農業,農村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疫情防控期間,廈門市海滄區海滄街道青礁村在廈門市民的朋友圈刷屏——種菜大戶顏金榮捐出6萬多公斤蔬菜,分送全市各大醫院的一線醫務人員;村民自發組成防疫小隊輪值排查;村里募捐26萬多元現金和各類生活、防疫物資支援抗疫…… “我們參與了,村莊就變了”——這句標語在村里隨處可見。青礁村村委會主任顏衛民介紹,青礁村在疫情考驗中持續推進鄉村振興,迅速復工復產,“村莊的每一分變化背后,都是人心的凝聚”。 勁往一處使 “村里對我們這么好,我們老人更要為大家分憂解難。”去年11月青礁村創建“老年幸福食堂”后,村老人會會長顏順安每天都會精心安排菜單。疫情發生后,食堂暫停服務,顏順安投入抗疫,村里的老人們也都不甘落后。 “老人們堅持要到入村卡口一線值班,干部反復勸說后才肯退到二線,幫忙做好移風易俗、消殺打掃等村莊內務工作。”顏順安介紹,在平時,村里的老人們就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并以身作則簡辦家中婚喪嫁娶等活動。這樣的行為示范讓村規民約令行禁止,疫情防控期間村里沒有發生群體聚集現象。 這樣的內生凝聚力,在村莊公共事務中時常彰顯。 “以前村道狹窄簡陋,去年,村里推進‘拆墻透綠’項目,大家紛紛響應,把自家兩三米高的圍墻改建為通透的矮墻,騰出空間,拓寬路面,大大美化了村容村貌,拉近了鄰里之間的心理距離。”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管理員余芳介紹。 青礁村蘆塘社是海滄區鄉村振興試點村。2018年底,蘆塘社東側綠道、林蔭停車場和花徑瓜果長廊等一批鄉村振興項目動工。這些項目,每一個都涉及幾十戶村民的土地。蘆塘社東側綠道項目用地原本是一片龍眼林。“這片果林長期無人打理,沒有經濟產出,但權屬錯綜復雜,很難集中流轉。”顏衛民介紹,去年初,村兩委干部率先讓地,村民紛紛響應,最終流轉了130多畝土地用于綠道建設。 這里土地黏人 如果把時間倒回十年之前,青礁村還是另外一副模樣。 “青礁的土地會黏人。”說到對青礁村的感情,海滄區首位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李佩珍總是這樣說。 這也是一句雙關語。2014年,李佩珍作為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規劃師,來到青礁村院前社參與鄉村規劃工作。“只要雨天進村,村里就泥濘遍地、污水橫流,一腳下去就黏在泥里,半天拔不出來。” 青礁村位于廈門市與漳州市交界處,是名副其實的“邊角地”。在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中,村民尤其是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村莊一度空心化。 “青礁村的治理重點不是建筑和空間,而是‘人’。”李佩珍表示,臺灣社區營造和農村再造的核心理念是“先‘造’人,后造物”,這在青礁村同樣適用。 “以前村民們沒有公共空間的概念,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種菜種樹、養雞養豬,豬舍、雞籠、民居之間擠得密不透風,村民也為此經常發生矛盾。”余芳介紹。如今,青礁村的容貌已煥然一新。 完成課題后,李佩珍選擇留在青礁村工作。村里的蘆塘書院原本是座老祠堂,修繕后改造為“四點鐘學校”。余芳在李佩珍的帶動下到書院擔任管理員,并成立“愛心媽媽”義工組織。青礁小學放學后,余芳等“愛心媽媽”就會把孩子們接到書院,輔導作業,為家長免除后顧之憂。 “這些舉措不僅補齊了公共服務短板,更讓村民在參與村莊發展中悄然轉變觀念。”余芳表示。 全村整合營銷 清明期間,在青礁村東側綠道、瓜果長廊路旁,不少挖掘機在冒雨施工。“未來,這里將建成集農耕體驗、昆蟲科普、戶外拓展等于一身的研學基地。”顏衛民說,“‘開臺路’就要建成了,我們準備推出青礁一日游、兩日游,對全村旅游進行整合營銷。” 青礁村與臺灣淵源深厚。歷史上,首次帶領閩南先民大規模開發臺灣、被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譽為“開臺第一人”的顏思齊,就出生于青礁村。被稱為“開臺路”的入村新通道就由此得名,建成后車輛進出將更加通暢。 青礁村是廈門水葉菜種植基地,蔬菜種植仍然是許多村民的主業。隨著進出村莊的交通日益通暢,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正在改變。 “大棚里有600多種多肉植物,每天通過網絡直播就能夠收獲幾十筆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疫情防控期間,生意也沒受什么影響。”青年村民周進春多年從事多肉觀賞植物的種植和銷售,他的4座大棚就建在瓜果長廊路邊。他把一整套網絡直播設備搬進了大棚,每天就在各色植物中直播帶貨。他對未來充滿期待:“村里的物流網絡更加完善之后,發貨會更加便利。” 村里總投資5000萬元的研學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施工。“未來,這個基地將鉚定農業研學、自然研學、文化研學三大板塊,開展閩臺蔬菜科普、現代農業科普、自主能力訓練、合作意識訓練、鄉土文化學習、習俗體驗等多項研學課程,打造全國研學示范樣板。”顏衛民介紹,下一步,青礁村還將規劃閩南古早味特色小吃一條街等項目,向“舌尖上的鄉愁”要效益。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