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積極推進打造志愿服務品牌 讓文明“燃起來”
2020-07-15 00:4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高山上的閱讀”成為白交祠村孩子們的共同期待。(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整合陣地建設 志愿隊伍“活起來” 同安區堅持把陣地建設作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有效載體,開放注冊窗口,讓志愿服務驛站、社區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成為傳遞文明風尚的窗口。 14日,位于同安銀湖公園的志愿服務驛站里,準備了愛心涼茶、愛心冷飲、愛心西瓜等,為烈日下的勞動者送清涼。作為省級志愿服務示范驛站,這已經是免費提供冷飲的第三年,而今年,這里也首次引入愛心贊助企業。 同安區目前15個志愿服務驛站分布在BRT同安樞紐站、商業街、公園廣場、社區、醫院等公共場所,由志愿者認領并入駐,為社區居民、群眾、游客提供系列便民服務。以驛站為平臺,開展志愿者招募和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壯大志愿組織,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文明風尚。服務驛站成為便民窗口,成為文明形象推廣中心,成為奉獻愛心的集散平臺,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此外,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形成文明輻射網,讓志愿者們擁有歸屬感,并通過身邊的陣地宣傳群眾、服務群眾、帶動群眾、影響群眾,增強群眾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感。 不僅如此,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也積極通過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將陣地建設不斷推向深處,以習俗影響新風尚,通過“送春聯”活動常態化開展,在送去祝福的同時,進行垃圾分類、文明創建、衛生健康、平安綜治等宣傳。今年5月,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雙溪講古場正式揭牌,聘請了一批同安“講古仙(說書藝人)”志愿挑起移風易俗大梁,聚焦同安歷史、民俗、方言、典故等,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講好同安故事,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在同安區深入推進,并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大大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村居干部帶頭 基層力量“動起來” 同安區擁有廣大的農村腹地,同安區文明風始終把推動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一環。 長期以來,不少村民對志愿服務持“不認同”“事不關己”的態度,甚至還存在質疑。在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方面,扭轉觀念是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問題。村居干部來自基層,是與群眾聯系最為緊密的人,也是“星火工程”中可以燎原的點點星火。 今年抗擊疫情期間,村居干部就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志愿服務的隊伍中去,為群眾做了良好的表率。同安區蓮花鎮澳溪村黨委支委、組織委員兼民兵營長郭志強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妻子——廈門市第三醫院康復科護士長曾彩英是廈門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在武漢,妻子全力以赴地工作,而在同安,丈夫郭志強也毫不懈怠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蓮花鎮澳溪村人口多、小組多,疫情防控的工作量大。這段時間,郭志強一直都是身兼數職,開展宣傳引導、入戶摸底排查工作,還協助其他干部做好進出村的5個路口監測點布置,張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海報,勸導村民少出門、少聚餐,取消宗教和民間信仰活動。在他的帶領下,不少村民也積極站出來,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群眾看得見服務,聽得見宣傳,潛移默化地被帶動、被影響,村居干部扎根基層,對所在轄區的情況最為了解。同安區積極引導他們在培育特色上下功夫,激發村居的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村居干部的領導帶動作用,培育、孵化在地志愿服務組織,增加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城鄉建設,提升城鄉治理的現代化能力與水平,實現鄉風文明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