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鐘南山點贊滌蕩靈魂的“戰地天使”!來自廈門…
2020-09-08 23:55:00? ? 來源: 今日海滄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今天的報道 只為不能忘卻的紀念
他叫林可勝(1897—1969),廈門市海滄區鰲冠村人,出生在新加坡, 協和醫院第一任中國籍執行院長, 中國現代生理學的奠基者,被譽為“中國生命科學之父”。
這位浴血奮戰在抗日一線滌蕩靈魂的“戰地天使”, 參加過一次、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為正義而戰。 抗日戰爭時期組建了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 在他的感召下,國際援華醫療隊紛紛來華, 白求恩、柯棣華就是其中的兩位。
林可勝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林文慶,廈門大學第二任校長。 大家說,林可勝就像一顆明亮的星星,鑲嵌在歷史的天空,熠熠生輝。 今天上午,鐘南山院士為林可勝的主題展覽致辭、點贊, 深以同為廈門人而自豪:廈門人無任身處何地, 內心都有家國,為國家民族死而后已,精神永續,代代相傳。 上午好,今天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 我榮幸地受到主辦方邀請,謹以這種時尚的方式參加開幕式, 向展覽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廈門是我的家鄉,也是林可勝先生的家鄉。 來自家鄉的褒獎帶著一種母親般的溫暖, 它不在意游子在何處何方,而在意我們都是廈門的兒子。 而我們每一個努力和貢獻,都是家鄉的驕傲, 都是母親的光榮。林可勝先生曾經出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是我的前任,《烽火仁心》這個展覽體現的是 八十年前以林可勝為代表的中國醫學界偉大的抗日精神, 舍身忘死,救死扶傷,為祖國赴湯蹈火, 可以告慰前輩的是這種偉大的精神已經被 一代又一代的醫學工作者繼承,發揚光大。 當前的新冠疫情,我們勇敢戰斗,沒有讓光榮的前輩失望。 宣揚林可勝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領導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我有幸提前閱讀了這個展覽配套的目錄和畫冊, 十分震撼,深受感動。這段歷史卻長期被遺忘塵封, 但今天在林可勝家鄉首次用翔實的歷史照片形象地重現在人們眼前。 感謝這個展覽的主辦方承辦方和所有為這次展覽做出貢獻的人們, 謝謝你們。 祝《烽火仁心》林可勝及抗日戰爭時期的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的展覽及配套活動取得圓滿的成功。 ——鐘南山 “不見外”,深受中國人喜愛的潘維廉教授也出席致辭, 他稱贊中國及中國人為了和平事業, 在歷史和現實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認為,西方人應該打破對中國固有的偏見, 認識一個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現實中國。 “我們要把圖云關的故事講給后人聽”, 貴陽圖云關救護總隊后人、 貴陽市原政協副主席楊永楦女士也來廈門, 參加了今天的開幕式,分享了父輩們烽火仁心的戰爭歲月。
林可勝的鰲冠宗親、嵩嶼街道黨政辦主任林世期: 林可勝就是林氏家訓實踐的最高典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
“烽火仁心 ——林可勝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 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主題展覽 展覽名稱:烽火仁心——林可勝與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 展覽時間:2020年9月3日—2020年10月31日 展覽地點:華僑博物院左翼臨時展廳二樓、三樓 主辦單位: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海滄區政協 承辦單位:華僑博物院、海滄區委統戰部、海滄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 協辦單位:廈門市圖書館、陳嘉庚紀念館 林可勝就讀英國愛丁堡大學,專攻醫科。 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應征服兵役, 被分配在英國南部樸次茅斯附近的軍醫院做戰地醫護工作。
1925年秋,他毅然歸國,決心發展中國現代生理學, 在協和醫學院生理系擔任主任教授。
1925年林可勝成為協和醫學院第一位華人教授, 1935-1937年為協和醫學院三人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執行院長職務。 任職期間他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方面成就斐然, 積極協助政府規劃現代醫學體系。 圖為林可勝(左1)與同事在其創建的 中國首個學生生理學實驗室。(圖片來自協和醫院) 他奮發圖強,銳意革新, 在科研、教學、培養人才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 顛覆了美國同行對中國年輕教授的偏見。 1927年,他成為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執行院長。 林可勝主要研究消化生理,著重在胃液分泌方面, 最突出的成果是發現并命名了一種叫“腸抑胃素”的物質, 這一發現被國際上公認為一項經典性工作, 也是中國人發現的第一個激素。 他還和同事、學生進行過系統的血管中樞定位的研究, 發現在延腦第四腦室的下部分別存在交感(加壓) 中樞和交感抑制(減壓)中樞,獲得了顯著成績。 為了研究阿斯匹林的鎮痛作用, 林可勝先把緩激肽注入自己的動脈血管中, 使身體產生劇烈的疼痛,然后再用阿斯匹林鎮痛。 就是憑著這種刻苦鉆研、敢于獻身的精神, 他取得了許多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 在協和工作的12年中,他既嚴肅認真, 又循循善誘,培養了大批醫學生和青年生理學科研人員。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我國的生理學已初具規模, 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協和醫學院由此成為中國生理學研究的中心。 士可殺、不可辱。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林可勝毅然帶領年輕的中國救護人員,奔赴最前線。 1933年林可勝參加長城抗戰, 不僅規劃設計救護隊用具、服裝、運輸工具以及人員的救護訓練, 還親赴前線,視察及指示工作事宜。 圖為林可勝立于救護車旁。(圖片來自林可勝后裔Vivien及Robin)
在貴陽圖云關,他組織隊員平整土地,修建房屋, 建起了可容納2000余人工作、生活創設了救護總站, 開辦了抗戰時期中國最大的醫護人員培訓基地—— 戰時衛生人員訓練總所,為軍隊培養了近2萬名基層醫療骨干。 林可勝訂立的8項救護信條
林可勝以其聲望匯集了一大批全國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 吸引了許多國際友人來華參與醫療工作,得到海外進步團體、 個人以及愛國華僑的慷慨資助。在林可勝的苦心經營下, 救護總隊蓬勃發展,切實發揮了全國抗戰救護中心的作用。 規模最大時,救護總隊有 114支醫療隊、3420余名醫護工作人員
1938年,中國紅十字會人員參與建造為空襲受害者搭建的臨時避難所, 戴白色救護帽者為林可勝。(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據檔案記載,救護總隊自成立至抗戰勝利, 共進行手術20萬次,敷傷900萬人次,內科門診軍人248萬余人, 對保存和恢復抗戰軍隊戰斗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林可勝本著醫務工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頂住種種壓力, 幫助新四軍、八路軍和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 進行醫學知識傳授和戰場救護工作。 他甚至不辭辛苦地直接到美國去作宣傳動員。
因戰事危急,救護總隊輾轉遷徙湖南長沙、祁陽及廣西桂林, 于1939年2月落戶貴陽東南郊的圖云關。 圖為1939年貴陽圖云關的救護總隊部駐地,左1為林可勝。 (圖片來自上海紅十字歷史文化陳列館) 赴緬甸前,林可勝與中央軍醫學校教育長張建(左)在圖云關。 (圖片來自美國醫藥助華會)
1942年6月日軍占領緬甸,林可勝與中國遠征軍一部退撤到印度藍姆伽進行整訓。 圖為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教官進行醫護演示教學。 (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1945年Dr. John Scudder來華評估美國醫藥助華會援建的中國血庫運行情況, 專程到訪貴陽圖云關,林可勝(左1)與 Dr. John Scudder(左2)進行會晤交流, 左4為周壽愷。(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1945年起,林可勝先后任軍醫署署長、海軍軍醫處處長、國防醫學院院長, 全票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并受教育部委托籌備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 圖為1945年任職軍醫署署長的林可勝。(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除了在救護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 林客勝在指導戰時防疫工作上也頗有建樹 1939年后,林可勝就堅持救護與防疫并重,把戰時防疫作為救護總隊的經常性工作。 他克服了物資奇缺等困難,開辦了疫苗工廠,生產了大量疫苗,供應軍民之急需。
他還派出醫療隊到軍隊駐地和農村,協助設立各種防疫設施, 改善環境衛生,宣傳公共衛生知識, 有效地促進了軍地基層公共衛生事業的進步。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林可勝著手組建國防醫學院, 把各軍醫學校和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 統統編入新成立的國防醫學院,他擔任院長。
1946年,時任國防醫學院院長的林可勝。 (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創建軍醫中心教育制度,培訓中國自己的軍醫人才, 負責籌建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 1946年春美國醫藥助華會中國委員會在重慶開會, 討論戰后醫療、救濟、教育事宜。 前排左起薩本棟、林可勝、杭立武、金寶善、劉瑞恒; 后排左起Dr.Berislav Borcic、沈克非、朱章賡、Mrs. Eleanor Brown、徐蘇恩。 (圖片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 在經歷了8年抗戰的磨難之后,正擬大展宏圖, 但面臨的卻是全面的內戰和人事的難處, 迫使他拒絕蔣介石的邀請(擬委任他為國民政府衛生部部長), 不得不遠離祖國。 1949年5月,林可勝遠赴美國, 再次潛心投入痛覺生理學與藥理學的研究,直到1967年退休。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林可勝的生平及其在抗戰時期的重要貢獻了解不多。 但他作為醫者和科學家,歷史性地推動了中國生理科學進步, 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作為一名赤誠的愛國主義者, 他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地救護, 有數百萬傷者受益,成為中國可敬的“戰地天使”。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均稱他為“客串戰地天使的科學家”。 文案/編輯:彭建文 資料:海滄區政協文史委、華僑博物院 校對:方銳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