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農民畫創作 馬巷是一片沃土
2020-10-15 23:24:17?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翔安農民畫創作 馬巷是一片沃土 一批農民畫家堅持用畫筆描繪家鄉之美,并投身教學傳承這個非遺項目 廈門晚報訊(記者 戴舒靜 通訊員 何振邦)因為農民畫,翔安有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而馬巷鎮則是農民畫創作的沃土,也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涌現出陳瑞琦、陳珠庭、陳其園、潘志堅、朱清涼、朱秀英、劉麗萍等杰出農民畫家。 這些農民畫家用雙眼發現美,帶著對腳下土地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描繪家鄉,將這個非遺項目傳承下去。本期《走街串巷話馬巷》老行當篇,記者就帶您去認識老街里的農民畫傳承人陳瑞琦。 受父母影響愛創作,作品入選《同安農民畫》 今年80歲的陳瑞琦老先生是馬巷鎮五美社區人,也是翔安區農民畫非遺傳承人。從小生長在老街的他,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生產生活十分熟悉,加上受父母影響,他從小就對畫畫,特別是農民畫感興趣。 陳瑞琦的父親是木匠,擅長打制生產工具和精美木作;母親是繡娘,擅長女紅,刺繡題材多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花草蟲魚。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陳瑞琦的繪畫天賦被激發,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藝術源于生活,他也因此懂得要為日后創作農民畫積累鮮活素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民畫在同安十分盛行,因為它真實呈現當時生產生活等場景,十分鼓舞人心。有一年,省市文化部門編著《同安農民畫》一書,組織當時一批擅長農民畫的人創作。這些人主要分布在如今的馬巷和新店。 生活在馬巷的陳瑞琦被選中,與他一起入選的還有如今新店鎮蔡厝社區的農民畫家梁金城。陳瑞琦仍記得,當時集中創作兩個月,他們為了早日完成任務加班加點。 為了讓作品更加真實和接地氣,陳瑞琦多次跑到田間地頭和海邊寫生,將每件農具和每艘漁船的比例和特征都記錄下來,最終創作多幅反映軍民參與大生產和積極配合前線作戰的作品,被收錄到《同安農民畫》中,受到各界好評。 農民畫走上國際舞臺,創作題材與熱點緊密聯系 有了陳瑞琦等杰出農民畫家的帶領,一時間,馬巷農民畫的創作氛圍十分濃厚。一群喜歡繪畫的馬巷人受到鼓舞,積極參與農民畫的學習和創作,因此陸續涌現出陳珠庭、朱清涼、朱秀英、潘志堅、劉麗萍等“后生”。 這些農民畫創作者有些只是普通農民,他們憑著對農民畫的興趣,克服很多困難,創作出一幅幅作品。今年56歲的陳珠庭,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曾費時4年多創作了被譽為“翔安版《清明上河圖》”的《翔安春色》,畫卷長約18米,上萬個人物栩栩如生。今年53歲的馬巷家庭主婦劉麗萍也喜歡畫農民畫,在陳瑞琦的鼓勵下,展出作品,贏得掌聲。她根據翔安風俗民情創作的《過大年》系列作品,還曾入選2015年中奧(奧地利)農民畫展。 隨著社會發展,農民畫家的創作題材也不斷更新,與當下熱點緊密聯系。今年疫情期間,陳瑞琦創作兩幅抗疫題材作品,鼓舞大家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此外,農民畫家的作品也不僅僅停留在畫卷上,還積極擁抱文創產業,推出農民畫文創產品,如抱枕、手提包、茶杯等。 為了讓農民畫持續發展,陳瑞琦、陳珠庭等人還積極投身農民畫教學中。身為非遺傳承人的他們,有的進校園給孩子們上課,有的辦培訓班,為翔安農民畫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鏈接 中國農民畫之鄉 翔安榜上有名 農民畫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農民畫以鄉村生活和鄉村風土人情為主要題材,原汁原味地呈現生活本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吉林東豐、陜西戶縣、廈門翔安、上海金山等地區被稱為“中國農民畫之鄉”。 翔安農民畫的主要特色在于,從民間剪紙、繡花、彩扎、泥塑、漆線雕、木雕等藝術形式中擷取造型技巧,多表現生產生活和鄉風民俗,如田間農作、圩日趕集、唱南音、人文景觀等。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