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致力講好“近鄰”故事 展現溫馨和諧社區新風尚
2020-10-29 22:45:3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大型情景劇《遠親不如近鄰》首演 守望相助合力戰疫 家國情懷大愛動人 思明區以基層疫線故事為腳本致力講好“近鄰”故事,展現溫馨和諧社區新風尚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燕如 林 雯 通訊員 夏思萱)鄰里一家親,守望互助情。昨晚,大型情景劇《遠親不如近鄰》在閩南大戲院溫情上演。 社區干部無懼風險往前沖,筑起社區最堅固的抗疫防線;黨員醫生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奔赴戰疫一線守護群眾健康;大小鄰里攜手相助,為隔離中的武漢居民送上關愛……一個個發生在年初疫情防控期間的暖心思明故事,以舞臺情景劇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 情景劇《遠親不如近鄰》以弘揚“遠親不如近鄰”文化為創作理念,以思明區委“近鄰”主題系列文章為藍本,以思明區戰疫故事進行腳本創作,致力講好“近鄰”故事和思明故事。 在表演方式上,該情景劇融合了舞臺表演、舞蹈、合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匯聚了思明區文藝界諸多專業演員,總參演人數達150人,為市民奉上了一場感人至深的舞臺盛宴。演出同步通過央視頻移動網、ZAKER、今日頭條等多個平臺進行現場直播,讓更多人共享這一出好戲。 近年來,思明區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引領,大力弘揚“遠親不如近鄰”文化,積極提倡無事常聯系、有事共商量、困難有人幫、鄰里一家親,并將其推廣到社會治理全域,創新探索形成“近鄰”模式。 面對年初以來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近鄰”模式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強保障。思明區表示,希望通過演出,弘揚“遠親不如近鄰”文化,宣傳倡導鄰里一家親、守望相助的“近鄰”模式,展示溫馨和諧的社區新風尚,共筑大愛之城。 大型情景劇《遠親不如近鄰》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市思明區委宣傳部、廈門市思明區教育局主辦,思明區青少年宮、思明區融媒體中心承辦。 【故事】 聚焦基層人物 在守望相助中書寫家國情懷 天藍海闊浪拍岸,和著熟悉的旋律《鼓浪嶼之波》,小朋友們化身“白鷺”“三角梅”迎風起舞、相映成趣——別具一格的序幕演出生動展現了美麗鷺島、中心城區的獨特風光,巧妙帶出了情景劇的故事發生地:廈門思明。 《遠親不如近鄰》大型情景劇由序、四個篇章和尾聲組成。四個篇章內容包括《我們在一起》《特殊生日PARTY》《小家大愛》《唱響心中的愛》,分別講述了社區張書記、社區沙茶面店阿福夫婦、外國人博斯、琳娜和馳援武漢醫生張曉燕一家人、李老師等為代表的基層普通人員,面對疫情臨危不懼、互幫互助的動人故事。 社區張書記是貫穿整臺情景劇的主要人物,也是廣大社區工作者的縮影。小身軀擔負大使命,觀眾從她身上直觀感受到了這一基層群體默默堅守抗疫一線的點滴付出。飾演“張書記”的孫宵是思明區青少年宮辦公室主任,這次演出經歷讓她感慨萬千,“社區干部太不容易了!”通過前期采風活動,她深入了解了各社區戰疫工作以及弘揚“近鄰”文化的特色做法。工作之余,她和同事也常到社區,和志愿者們一起為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74歲的卞梅鈞飾演的,是馳援武漢醫生張曉燕的母親。作為思明區文化館戲劇舞蹈隊隊長,長期活躍在舞臺上的她在演出中情不自禁流下眼淚。她由衷說道,“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作為支持他們的家人也十分不容易,他們都很堅強。” 情景劇通過這些典型人物的故事,以小見大反映思明人在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弘揚“遠親不如近鄰”文化,凝聚鄰里最強戰疫合力,在守望相助中書寫家國情懷。 【感動】 隔離不隔愛 武漢一家人在沙坡尾的故事搬上舞臺 “你們倆趕緊回社區準備抗疫物資。”“你們倆趕緊通知志愿者,準備好咱們社區孤寡老人的生活用品”……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生活。情景劇的第一場故事便是從社區張書記接到上級通知,迅速落實社區抗疫工作開始講起。 場景定格在“福記沙茶面”店,老板阿福看到張書記忙前忙后,也想著為社區抗疫做點事。這不,在盡量避免外出的特殊時期,熱心腸的他卻堅持經營沙茶面店,只為讓左鄰右舍能夠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沙茶面。而得知張書記為在隔離觀察期間的武漢一家人送去口罩和生活用品,阿福不顧妻子反對,和快遞小哥搶著要去給他們送沙茶面。最終,妻子也被鄰里情打動,主動加入愛心小分隊,“吃不上家鄉的熱干面,我們給他們送上沙茶面,該多好啊!” 來自社區和居民的關愛讓武漢人張先生和妻子感動地說,“我們住在房車上沒水沒電了,關鍵時刻大家都來幫忙,雪中送炭,這心里踏實就有家的感覺。” 率先開場的故事《我們在一起》,將今年初武漢人張琦一家在沙坡尾房車上隔離觀察的暖心故事搬上舞臺,同時以“沙茶面”為廈門元素延伸故事內容,在演出中加入廈門話等,讓觀眾更覺親切、溫暖。 在故事《特殊生日PARTY》中,外籍志愿者博斯和張書記一起做社區境外人士琳娜的思想工作。遞上國際志愿者幫忙翻譯的防疫宣傳材料,博斯脫口而出:“遠親不如近鄰。親幫親、鄰幫鄰。”倆人一起用真情實意說服了琳娜到酒店隔離,張書記更為琳娜送上了驚喜——生日蛋糕。 爸爸在疾控中心加班,幾乎沒回家;媽媽也一直在醫院忙碌。元宵節當天,兒子樂樂好不容易盼來了媽媽回家吃飯,卻不知媽媽是回來拿行李趕赴武漢戰疫一線馳援。在故事《小家大愛》中,馳援武漢黨員醫生張曉燕說服母親和兒子的一番對話和內心獨白,讓觀眾紛紛淚目。 社區等各條戰線同志頑強拼搏、廣大醫務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無數志愿者奉獻溫暖力量,他們用行動默默守護著城市、守護著家園,讓“遠親不如近鄰”文化茁壯成長,共筑愛心廈門。第四個故事《唱響心中的愛》用一場師生參與的社區聯歡會,共同唱響“陽光總在風雨后。” 【共鳴】 感人至深 熱烈掌聲致敬最美“逆行者” “媽媽,媽媽,你要早點回來……”堅強懂事的樂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遍遍哭喊著。在故事《小家大愛》中,兒子樂樂送別媽媽張曉燕的場景深深觸動了現場觀眾。隨后,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對最美逆行者和醫護人員家屬最真摯的敬意和感謝。 在27日晚上面向思明區屬小學師生的演出中,來自思明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黃恩施默默擦拭著眼角的淚水,她告訴記者,“爸媽工作也很忙,我平常大部分時間也是和奶奶在一起。樂樂真的很棒,爸爸媽媽很偉大,我們要理解支持他們的工作。”說起劇中鄰里互助的故事,她開心地分享道,“我住的小區也很溫馨,平常遇到物業叔叔和阿姨我都會和他們打招呼,物業阿姨還會拿好吃的給我。” 為外籍友人送上生日蛋糕、樂樂媽媽一往無前奔赴武漢馳援……演出結束,大同小學五年級學生劉政瀅和她的同學還在討論著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作為大同小學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孩子們對近鄰互幫互助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們會到福利院關愛老人、幫忙打掃衛生,還會到社區幫忙宣傳垃圾分類。我們會繼續傳承弘揚鄰里互助美德,做好志愿服務,讓思明更美麗更溫馨。” “千金難買好厝邊。”住在湖濱一里的居民李國恩用閩南話說道,演出的故事真實感人,讓他很激動。疫情期間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反復宣傳,正是他們的辛苦付出為大家筑牢了防線。自己作為一名老黨員就是要帶頭支持社區工作。 【幕后】 精益求精 創作歷時近半年 “遠親不如近鄰,就是要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關愛。”27日下午1點半,剛剛結束一次聯排的劇中小演員“樂樂”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排練經歷讓他和其他小演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讓7歲的他對“遠親不如近鄰”有了具體而直觀的認識。 刻苦訓練,小演員整個暑假泡在排練室 “樂樂”的扮演者是群惠小學二年級學生梁錦航,他和在劇中扮演他母親——馳援武漢醫生“張曉燕”的總導演程藝芬有許多感人的對手戲。如何讓舞臺上的表演更生動、更具感染力?除了老師們一遍又一遍地指導講戲,孩子排練也很刻苦。整個暑假,小錦航都泡在排練室里。開學后,他又每天放學就來到現場,一寫完作業就和臺前幕后的人員一起反復排練。 除了加深對劇情的理解,梁錦航說,他還把自己的經歷也投射到角色中,進一步豐富表演。比如疫情期間,他也在家上過網課;他同桌的母親,也正好是一名馳援武漢的醫生。 對孩子而言,這不只是一次簡單的戲劇表演,更是一堂生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課,“近鄰”理念在孩子心中撒下種子、生根發芽。“孩子在表演中學習、成長,對劇中人物、故事主題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次表演經歷對孩子很有教育意義,他演得也很開心。”梁錦航的母親劉超群說。 “親幫親,鄰幫鄰,讓我們彼此珍惜。幸福常駐思明,讓我們一起攜手向前行。”伴隨著劇情的發展,穿插其中的歌舞片段不斷將氣氛推向高潮。來自思明區青少年宮的130余名孩子參與了歌舞演出。雖然不是主角,但他們載歌載舞的活潑身影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成為貫穿全劇的一大亮點。舞蹈編排老師郭品潔介紹,舞蹈編排和RAP歌詞都很好地契合了“遠親不如近鄰”的主題,這些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孩子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全情投入排練演出,“舞蹈從8月底開始排練,最終呈現了出色的演出效果。” 走進社區采風,力求真實還原場景 “‘近鄰’理念發源于我們思明深田,劇中的感人近鄰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沙坡尾、官任等各個社區,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們身邊的社區書記、防疫人員、大同小學的學生家長、沙茶面店的熱心老板,我們精心還原一幕幕場景,我們的作品真實、感人。” 總導演程藝芬說,在策劃階段,主創團隊不僅走進了深田、官任等社區采風,還與社區書記等原型人物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了解了很多抗疫時期的故事細節,力求真實還原場景,“表演團隊里真正的專業演員只有10人,大部分人都是業余愛好者,還有很多人是第一次登上舞臺。但大家抱著極大的熱情,朝著共同的目標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歷時5個多月,才有了今天的舞臺呈現。” 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王珍珍說,大家擰成一股繩,在互幫互助中一齊努力進步,也正是對“遠親不如近鄰”這一主題的最佳詮釋。 【花絮】 濃濃家國情 揮舞手中紅旗 全場共唱《國家》 情景劇尾聲,大家揮舞小紅旗共唱歌曲《國家》,現場氛圍熱烈。 “廈門親像一首歌,廈門親像一首歌,咱來唱歌給全世界聽……”伴隨著耳熟能詳的旋律,《遠親不如近鄰》情景劇進入了《尾聲》部分。當全體演員走上舞臺揮舞手中的小紅旗,全場觀眾也跟著揮舞小紅旗,現場成為一片紅色的海洋。 “國是我的國,家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從《廈門親像一首歌》唱到《國家》,現場激蕩著濃濃的家國情,每一個觀眾都成為這部情景劇的參與者。大家紛紛表示,戰疫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也需要每個人的付出,社區才能更安全更溫馨。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