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文明 思明習慣鑄就幸福城區
2020-11-16 22:27:37?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涵養文明 思明習慣鑄就幸福城區 該區發揮近鄰文化優勢,同心同向共創文明幸福家園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燕如 林雯 通訊員 夏思萱)“凈走”潔凈家園、斑馬線前禮讓行人、自覺垃圾分類、有序規范停車、引領節約新食尚、近鄰互幫互助……走進思明,你會感受到,潤物無聲的文明情懷早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區精神血脈中。文明有禮的思明人稱之為:“思明習慣”。 以創先爭優的“思明習慣”,齊心創建文明幸福家園。作為老牌文明城區,思明區已經連續五屆獲得省級文明城區,是廈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主陣地,對于爭創第六屆省級文明城區,思明區堅定“志在必勝、干則必成”。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前不久,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的好消息傳來,思明人沸騰了,大家心中無不涌動著滿滿的驕傲和自豪。思明區主動撐起中心城區中流砥柱,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力以赴,以“思明擔當”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以“思明習慣”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 看似舉手之勞的“思明習慣”,是在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幸福城區中,文明有禮的思明人在長期實踐中,特別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逐步形成和傳承的精神財富,是思明人共有的符號和基因。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長期以來的創建歷程,思明區下足繡花功,不斷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文明創建,形成一系列豐富的經驗和做法。 高效運轉機制,確保創建常態長效。區四套班子領導結合“片長制”帶頭分片包干,會診疑難雜癥;24小時在線的“隨手拍”督查機制,促進問題即時整改;專項培訓、現場點評等機制,瞄準物業小區等基層創建痛點給“藥方”。 “螺螄殼里做道場”,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合理設置“攤規點”,施劃門前三包“一米線”,讓市容與繁榮兼顧;南華社區設立限時停車位,背街小巷停車難問題有了治理樣本;會展北片區設置“共享單車專用停放區”,為破解“單車圍城”提供經驗。 更高效更智慧更精細,思明區發揮近鄰文化優勢,調動全區力量,點燃創建熱情,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的工作局面。共建共治共享,廣大思明人以“思明習慣”,不斷攀登文明新高度。 全員在線共出力 >亮點:哨響齊到,區級全面部署,街道總牽頭,公安、交警、城管、市政、消防、社區等部門形成合力,精雕細琢市容市貌 嘉蓮街道清理無物業老舊小區衛生死角、沿街綠化帶等,理清占道的共享單車、清掃路面積水;中華街道消殺下水道、垃圾投放點等易滋生蚊蟲地,再給道路“沖涼”,恢復街巷高顏值;開元街道針對重點路段、商鋪集中區域的沿街單位門前的亂張貼和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進行綜合清理…… “凈走”已經成為最閃亮的思明習慣。從5月份開始,每逢周末,鮮艷的“志愿紅”總是活躍在思明的大街小巷。目前,“凈走”主題活動已帶動近20萬人次參與,全民健身融合文明創建的文明新風越吹越勁。各級文明單位帶頭示范,干部職工化身“高顏值攻堅隊”,人人參與文明創建,共享和諧美麗家園成為思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讓文明交通也成為一種思明習慣。整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排查完善道路交通標志標線、規劃新增停車設施,思明區的交通秩序越來越好。這得益于思明區建立由街片長、社區長、網格員三級包片包區包格的文明創建交通整治“1+3+N”工作體系,細化責任分工、互通機制和共治措施,充分調動街道、社區力量和派出所警力相互合作。 區級全面部署,在關鍵節點召開創建推進會、動員會、沖刺會、總攻會,層層推進。“哨響齊到”,各街道屬地總牽頭,公安、交警、城管、市政、消防、社區等部門積極響應,廣大黨員群眾上下同心,實現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區管理等新一輪整體提升。 全神貫注抓重點 >亮點:靜態建設疊加動態管理,農貿 市場等重點部位、重點環節舊貌換新顏 螃蟹卸去重重的草繩、商品明碼標價、地面不濕攤位不亂……走進松柏農貿市場,秩序文明和諧,環境干凈整潔。附近居民吳阿姨形容說,“現在進菜市場,像逛超市一樣。” 讓居民買得舒心,吃得安心,文明經營同樣是一種“思明習慣”。美好的轉變同樣發生在萬壽北、美仁宮、鎮海等農貿市場。每日清洗消殺不落下;農產品抽檢、公示及時;區市場監管局駐點市場,實時監督食品安全、規范商品擺放;街道、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城管齊出動,聯合共創潔凈家園。 平時即“評時”,思明區將文明創建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注重夯實基礎、抓好靜態建設,又兼顧完善機制,抓好動態管理。瞄準農貿市場、老舊小區等重要部位、重點環節,思明區建立起“會診—督查—點評—應急”一體式高效運轉機制。 用好用足“片長制”、網格化管理、“9+1”綜合執法機制,區領導深入掛鉤片區,職能部門聯合“會診”,協調解決問題600多處。“隨手拍”、內部通報等督查機制集中發力,督辦110余份2000多條重點問題,“隨手拍”發布小微問題萬余條,整改率達95%以上。專項培訓、現場點評等機制精準發力,12場會議集中指導基層創建,完善“里子”工程建設。應急處置機制即時響應,聯動巡查隊伍開展“拉網式”巡查,形成強大保障。溝通順暢、處置及時、管理到位,不斷鞏固創建成果。 全力以赴解難點 >亮點:創新“藥方”,有效提升交通秩序、物業小區、門前三包等管理水平,讓市容與繁榮兼顧 白天兩車道通行,夜間8時至次日7時限時停車位啟用后,單車道通行——今年8月開始,廈港街道永福宮巷變成了一條“彈性路”,一舉解決了通行難、停車難兩大棘手問題。 65歲的居民陳守國連連贊道:“我每天接送兩個孫子,都要從這條路進出,以前因為亂停車都不好走,還很危險。現在路好走了,鄰居也不再為車位爭吵,社區更文明和諧了。” 永福宮巷道路窄、彎道坡道多、老舊小區進出交叉口多,還貫穿了華僑中學、思明小學等多所學校,停車難問題尤為突出。交通秩序發生大變樣,背后是區級人大代表、交警、南華社區黨委、區市政園林局共同的付出。除了啟用13個限時停車位,社區還“擠”出了18個固定車位。 把創新當成習慣,思明區出妙招讓一個個治理難點有了解決之道。在老城區背街小巷探索錯峰停車模式,“擠壓”出731個機動車停車泊位、1785個非機動車停車泊位,交通秩序有效提升;在全市率先實行保潔車輛統一編碼管理,規范管理保潔車,為顏值加分;建立問題清單制度,物業企業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合理設置“攤規點”,施劃門前三包“一米線”,實現市容與繁榮兼顧;創新開展“煙頭稱重兌獎”活動,提高深度保潔水平……探索機制創新,思明區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精準度。 全心全意潤民心 >亮點:“近鄰”文化筑牢社區文明創建基礎,百萬思明人用行動一起見證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變化 臨近年底,伴隨著熱鬧喜慶的結婚氛圍,一股“拒絕剩宴”的婚宴新風潮在思明區形成習慣。大餐桌倡導節儉不浪費,小餐桌也紛紛引領節約新食尚。 在萬象城“宴遇”餐廳的入口處,擺放著思明區創新設計的文明餐桌宣傳公益廣告。餐廳店長江女士介紹,“餐廳推行‘N-1’點餐制,引導顧客合理消費。點餐時主推小份菜、按位上菜,從源頭避免浪費。”同時,餐廳提供免費打包服務,教顧客處理剩飯剩菜,確保光盤。 文明有禮的思明人將文明習慣從餐桌不斷延伸,融入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80歲的鼓浪嶼居民傅清江為居民朋友理發,一剪就是一甲子,他的故事上了央視新聞頻道的《24小時》欄目。他說:“一直做到我手動不了,那是最開心的。剪斷的是頭發,剪不斷的是情義。”5名蓮花中學初一女生守護走失男童、等待民警到來的善舉,收獲無數網友好評,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的新媒體平臺點贊…… 瀏覽深受思明人喜愛的“思明快報”“思明文明風”等新媒體平臺,思明習慣中的文明行為傳遞著滿滿正能量,近鄰有愛的典型案例更是在樸實中彰顯美德,煥發光彩。 思明區發揮“近鄰”文化優勢,突出群眾主體作用,引導居民以鄰為伴、同心同向,全面展現了一個充滿善意、彰顯溫度的中心城區形象,讓市民有更高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