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的廈門實踐
2020-11-23 15:32:2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電商扶貧的廈門實踐 東南網1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抒捷 通訊員 陳玉萍)“當時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讓我心里很沒底。”廈門中達集團總經理林溱回憶2017年底帶隊前往廈門對口幫扶的甘肅臨夏州考察時的情景說。不過,幾天考察下來,林溱和團隊感受到當地脫貧致富的渴望和干勁,堅定了開展電商培訓及建設電商示范基地的想法和信心。 三年多時間里,中達集團在廈門市、臨夏州兩地政府和廈門市赴臨夏州幫扶工作隊的推動下,為對口幫扶地區搭建電商扶貧產業體系、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等,取得良好成效。截至今年6月,累計為臨夏培訓電商人才87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40人;開設電商店鋪247家,累計銷售額近1.28億元;區域公用品牌銷量突破1500萬元。去年,該扶貧模式還被推廣至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助力閩寧對口扶貧工作。 盤活閑置廠房 搭建電商創業孵化場所 林溱是個“愛折騰”的人。2010年畢業后,他入職廈門一家知名銀行。在金融行業,經過幾年時間的積累沉淀,林溱逐漸站穩腳跟并帶領團隊屢創佳績。這時,他決定拿出全部積蓄去創業。 “傳統行業市場相對成熟,‘蛋糕’已基本切完。”林溱經過一番思量,把目光投向電商領域。這是伴隨“85后”一代成長起來的朝陽行業。當時,林溱帶著建立電商公司的想法去見投資人,兩人用3張A3紙勾畫出三個階段的發展路徑。當天,投資人就拍板,決定投入500萬元。2014年6月,廈門中達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中達集團旗下首個電商產業園——中達電商園坐落于海滄新陽工業區,原是一座舊家具廠房。林溱說,這里租金相對低廉,更重要的是當地擁有1400多家傳統工業企業以及紅酒、油畫、瑪瑙、衛浴、燈具等產品,“電商園的目標就是借‘互聯網+’助力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讓獨具地方特色的產品‘走出去’”。 幾年間,中達集團通過盤活閑置舊廠房使其成為電商創業孵化的場所;以自主出資的方式打造集倉儲物流、設計美工、品牌營銷、創業孵化、教育培訓、跨境電商、投融資等要素為一體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目前,園區吸引了包括比象電商、山野農夫、愛旺斯、海尼等廈門知名電商企業入園。龍頭企業示范效應明顯,帶動了園區內中小電商、小微電商的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作為廈門市青年商會副會長,林溱踐行團市委“五度”好青年標準,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帶動了更多人一起創業。中達電商園依托產業資源優勢,設立中天創客推動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無業及草根青年電商就業創業,重點深耕“共享合伙人”模式。“我們可以提供產品、供應鏈,教他如何運營,甚至幫忙注冊公司、招聘人員、打包倉儲等,店主只需要想辦法提高銷售額,其他的都不用管。” 截至目前,中達電商園集聚202家零售電商企業,累計為近3000名青年提供創業就業崗位,孵化電商項目合伙人近300人,整體產業鏈年產值超25億元,覆蓋美妝、護理、母嬰、服裝、保健品、食品、裝飾等類目。中達電商園還先后榮獲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稱號。 發揮輻射效應 為幫扶地區育電商人才 廈門市與甘肅臨夏州系東西對口扶貧協作關系,海滄區對口幫扶的是臨夏州積石山縣。2017年底,林溱和團隊隨海滄區有關負責人前去考察,看到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觸動很深。他想,電商創業成本和門檻較低,是否可以探索一種幫助貧困地區增收的新模式? 次年5月,中達集團旗下的中天創客與積石山縣政府簽訂了《東西部電商產業扶貧協作協議》,在當地建設2330平方米的電商基地,并派專業人員運營,幫助創業青年完成電商運營的基礎培訓。按照協議,每年要培訓50個至80個電商人才,開設30家至50家淘寶店鋪。同時,建設海滄區—積石山縣東西協作電商孵化基地。 當年6月11日,積石山首批22名學員進入廈門中達電商園學習。三個月的實訓,學員從零基礎的電商“小白”成長為可以獨立運營店鋪“店小二”。“我們采取了理論課集中上、實操課導師分組教、學習任務班主任跟、培訓結束后創業導師帶的方式,真正實現手把手、面對面培訓。”林溱說。 35歲的“大齡學生”王效林初到廈門,就被高強度高效率的現代商貿物流震驚,帶著馬翔陽等一群年輕人“創業”,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在培訓的過程中,馬翔陽和團隊累計銷售產品10多萬元。學員們陸續開設的34家店鋪累積銷售額破60萬元。 王效林說,首批學員順利結業返鄉后,給積石山縣帶回一股活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當地青年從事電商創業。截至今年6月,臨夏州累計培訓電商人才87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40人;開設電商店鋪247家,累計銷售額近1.28億元,個人最高月收入達10萬元。 這種電商扶貧新模式入選國務院扶貧辦典型案例,去年被推廣至海滄區另外一個幫扶地區——寧夏固原市涇源縣。 助力閩寧對口扶貧工作,中天創客在當地除開展“師傅帶徒弟”式培訓,還重點培養本地導師,建設一支“不走的電商人才隊伍”。當地電商創業的佼佼者楊國輝,被返聘為創業導師,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截至目前,涇源縣累計培訓電商人才101名,其中吸納62名就業創業人員,共計開設店鋪91家,穩定就業創業三個月的學員人均月收入達到3000元。 打造公用品牌 構建電商扶貧產業體系 中達集團探索出的電商扶貧新模式,被稱為“兩頭在外”。一方面,培訓幫扶地區創業青年的電商實訓資源不在本地,另一方面,當地電商人才學成之后依托沿海城市的成熟供應鏈和優質貨源,售賣的是非本地的高毛利產品。 事實上,無論甘肅臨夏還是寧夏涇源,并非“無貨可賣”。據介紹,臨夏自古以來便是商貿流通重鎮,當地土豆產量充足,反季節菌菇也有培育基礎;涇源縣立足六盤山生態核心區的資源稟賦,當地黃牛和蜂蜜兩大特色農產品品質優良,先后獲批被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兩地卻鮮有品牌為外界所熟知。 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中達集團梳理臨夏農產品產業鏈,挖掘各縣產品特點,并與20多家當地大型農產品合作社達成合作,充分整合百合、玫瑰、花椒等300余種特色產品,集合優勢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西有農時”。同樣的,在深入了解涇源地域及人文情況之后,為當地農產品打造了區域公用品牌“枕山西谷”。 如何讓公用品牌走入大眾的視線?中達集團在打造品牌的同時,逐步完善生產、包裝、配送標準化的制度。例如,建立臨夏發往全國各地的包裹打包標準、快遞物流的選擇標準等,最終將解決方案無償提供給當地所有商貿公司、合作社等。此外,引領商家挖掘涇源縣歷史內涵和閩寧協作對口幫扶的情懷故事,傳播農產品公用品牌承載的人文積淀,不斷提升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講好品牌故事的同時,中達集團還借助“直播+短視頻”的電商新經濟發展模式,導入全國領先的MCN機構培養培訓網紅達人,鏈接騰訊直播官方簽約網紅,通過達人現場直播、制作短視頻、縣長直播帶貨等方式,多渠道多矩陣為區域公用品牌造勢,帶動當地農副產品走出大山。 公用品牌賦能農業產業,提升產品綜合價值,培養了穩定客戶群。目前,“西有農時”已成功上架64種農特產品,去年6月成立至今銷量突破1500萬元。“枕山西谷”累計銷售300余萬元,帶動553戶建檔立卡戶群眾增收,帶動當地群眾踏上電商快車道。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