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榜樣】小區黨支部書記化身防疫“門衛” 踐行初心使命
2020-12-08 16:5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服務在抗疫一線的七旬老黨員郭翠英(右)(受訪者供圖) 2020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場無聲的戰爭,沖擊著每個人。站在2020年的末端回望,對于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的黨員干部們來說,共同戰” 疫”的點滴就像電影般,歷歷在目。一聲響應就是一份忠誠,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與使命,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近期,東南網推出殿前街道基層黨員系列報道,在辭舊迎新之際,一同感受榜樣的力量。 東南網12月7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盧曉艷)“能為社區做點事,是我的光榮。”73歲的郭翠英這樣說,也是這樣身體力行實踐的。郭翠英是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的退休干部,同時也是亞植所宿舍小區黨支部書記。亞植所小區位于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因為地點較偏,住戶少,居民大都是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的員工,共有84戶,其中空巢老人居多。 今年年初,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郭翠英就兢兢業業地服務在抗疫一線,沒有隔離衣,沒有防護鏡,只有一個口罩,用小區“門衛”的新身份,踐行初心使命。有人勸她,年紀這么大了,就安安心心在家里過年,但是肩上的責任告訴她:“作為亞植所宿舍小區黨支部書記,要積極行動起來。” 當好疫情“傳聲筒” 疫情防控需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也需要安人心、暖人心。郭翠英配合興園社區居委會許可、石玉芬等工作人員,通過在小區入口、每幢宿舍樓道里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海報、發放宣傳單、語音播放防疫知識等宣傳方式,當好“傳聲筒”,做到疫情防控宣傳無死角、接地氣、入民心。 快速響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作為小區黨支部書記的郭翠英以身作則,積極號召發動黨員和梯位長共同行動,對小區出入人員量體溫、問來處、登信息,確保各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到位,并通過在亞植所退休職工群和興園亞植敬老群等小區居民聯絡群宣傳防疫知識,引導居民理性、科學應對疫情,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運用好科普知識武裝居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筑起一道道思想上抗擊疫情的“防護墻”。 上陣調解化沖突 年初,許多人的朋友圈被新冠肺炎疫情刷屏。“當時有消息說,專家團隊在患者糞便檢出新冠活病毒。”郭翠英回憶,有居民為此焦慮不已,因為小區一住戶喜愛在陽臺養鳥,鳥叫聲不僅影響別人休息,加深緊張情緒,鳥糞還時常落在別人家里,特殊時期,意見就更大了。這件事牽動了郭翠英的心,她主動化身“調解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出解決辦法,順利化解此次沖突。 疫情就是考驗,消殺就是責任。春節期間,恰逢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輪休,又因處在防疫期間,臨時找不到替換人員,考慮到自己是街道垃圾分類志愿者,她主動攬下這份工作,督導小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定時清洗、及時消毒。在郭翠英看來,做好垃圾分類,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傳播,對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會起到很大作用。 曙光就在前方 “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盡些綿薄之力,這段時間,我看到社區的黨員們沖鋒在前,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在這場全民戰“疫”中,郭翠英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為守護小區的平安和健康,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盡管年歲不饒人,但郭翠英始終充滿戰斗激情,從來不喊累、不喊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繼續攻堅克難、頑強奮戰,她說,之所以這么地義無反顧,除了書記的身份外,還因為身后有社區工作者們的幫助,具體指導如何防控疫情并及時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更因為身后“家人”們用理解、支持,不斷為他們添柴加火、加油鼓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