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打出拆違組合拳 品質生活看得見
2021-05-12 08:45:4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打出拆違組合拳 品質生活看得見 湖里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石頭皮山等“兩違”整治,提升城區環境品質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陳瑜瑾)堅決推進,限時解決!近日,湖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調研石頭皮山“兩違”整治工作,將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牢筑綠色發展根基。 發展與保護相促并進、經濟和生態互惠共贏,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湖里區一直在前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今年以來,湖里區委區政府以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為契機,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最期盼”的好事入手、從“看得見”的變化抓起、從“品質化”的追求努力,著力改善城區環境品質。 結合察民情訪民意和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確保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真落實、問題真解決、服務真到位,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湖里區將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為群眾生活在更加美麗、更加富裕、更加繁榮、更加平安的特區發祥地而努力。 啃下硬骨頭 部門協同鏟除頑疾 挖掘機的轟鳴聲響起,機械臂上下擺動,違建房屋轟然倒下,水炮車同步噴水除塵……來到位于湖里街道東北角的石頭皮山,記者看到,“兩違”拆除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現場秩序井然。 長期以來,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個別人未經審批在石頭皮山擅自占用土地建房、出租,逐漸形成一個“臟亂差”集中區域。該區域違章建筑物體量大、衛生情況臟亂、生態植被破壞嚴重,損害了附近群眾的切身利益。 針對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湖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要求限時推動石頭皮山相關區域“兩違”專項整治工作,還群眾一個潔凈家園。為此,湖里區成立了石頭皮山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一辦四組”,紀檢、政法、公安、城管等部門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形成打擊“兩違”的強力組合拳。指揮部辦公室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對每日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度,全力推進整治工作;同時,研究并制定了《石頭皮山“兩違”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整治的實施步驟,建立工作檔案、制定處置策略,做到“一戶一檔”“一戶一策”。 近一個月來,指揮部在石頭皮山所有出入口、所有違建房屋及社區公告欄等醒目位置張貼了整治通告,讓群眾及時了解情況。有關單位還專門組織人員深入租戶家中進行宣導,并配置流動宣傳車用高音喇叭在整治區域廣播宣傳,共同形成強大的整治聲勢。 與此同時,各工作組持續統一思想向違建業主傳遞精準信息,表明區委區政府整治“兩違”的決心。區紀委聯合審計部門同步展開調查,調取了審計報告及相關合同,包括收支憑證等材料,約談了相關單位和當事人;區城市管理局調取歷年石頭皮山數字遙感圖,調查石頭皮山違法建設形成時間和建筑面積,組織做好相關建筑物的測繪和公證工作,著手制定整治方案,為相關的“兩違”建設的全面立案調查做好準備;湖里街道安監站牽頭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派出所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活動,力促涉及人員搬離…… 堅持服務管控同推進,相關部門設立服務站,為租戶提供法律咨詢、租房信息、接待來訪群眾反映訴求等服務;同時,湖里城管中隊和現場保安人員24小時值班巡邏,確保整治工作安全有序推進。 通過全面的摸底排查,在指揮部牽頭、多部門聯動協作下,截至5月10日,已搬離租戶375戶;并對已搬空的建筑物和違法建設開展拆除,累計已拆除19處、拆除建筑面積5984平方米。 切實解難題 以民為本落實項目 “限時推動石頭皮山整治工作,是生態環境整治的節點,而非終點。”湖里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指揮部將在拆違過程中統籌推進、攻堅克難,確保整治工作有序推進,分類分步、依法依規對違法違規建筑物實施拆除,確保拆除工作安全有序開展;同時,將按照“邊整治邊提升”的原則,實施“拆后復綠”,加強巡查管控力度,防止回潮。“之后,我們還將從提升居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著手,預先規劃好健身步道、復綠還林、公共服務設施,切實做到‘解難題、辦實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石頭皮山整治工作的堅決開展,是湖里區委區政府矢志為民辦實事,“動真格”改善城區環境的典型例證。近年來,湖里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生態環境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面加強生態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從規劃和細節入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湖里區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把百姓安危冷暖、安居樂業、健康生活作為辦實事的重點,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系統推進轄區內23條“斷頭路”建設、計劃建成57個“口袋公園”、新開工建設11個安置房項目……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湖里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辦事,從一點一滴處持續改善群眾的生活。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