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最強大腦”助力 志愿服務送到心坎里
2022-03-07 08:40:4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最強大腦”助力 志愿服務送到心坎里 集美區深化“愛心110”志愿服務機制,為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社區提供堅實支撐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唐 維 劉秀子涵 莊細香)三月是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集美區的廣大志愿者將雷鋒精神和嘉庚精神相融合,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亮麗的“志愿紅”在人文集美各個角落持續閃現。 事實上,在嘉庚故里,志愿服務和文明奉獻的意識早已深入人心。近年來,集美區大力弘揚嘉庚精神,在志愿服務的載體建設、專業培訓、機制創新等方面下功夫,培育出了一大批特色志愿隊伍和品牌,推動志愿服務常態長效開展,持續弘揚文明新風,為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提供了精神支撐。 立足群眾需求 便民服務暖人心 日前,一場主題為“溫厝內林”的義診服務進社區活動在內林社區舉辦。內林社區實踐站志愿者聯合周邊醫院為居民耐心量血壓、檢查口腔、解答健康問題,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為把志愿服務落到實處,全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根據居民實際需求,聯合周邊愛心商家、醫療機構等開展義診、義剪等便民服務以及關愛殘疾人、老年人等送溫暖活動,真正為民辦實事,把志愿服務的暖風吹到群眾心坎里。”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相關負責人說。 近日,后垵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后垵村幸福院開展“情暖后垵,從頭開始”公益理發活動,邀請理發師為村民帶來貼心的義剪服務。 深化“校地共建” 培養志愿服務生力軍 “學習上有困難,盡管找大哥哥大姐姐幫忙。”3月5日上午,僑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攜手華僑大學的學生志愿者入戶慰問困境兒童。這場活動,共走進10名困境兒童家中,為他們帶來了溫暖的鼓勵和新生活的希望。 作為百年學村,集美轄區內有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師生數達15萬人。該區發揮這一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優勢,深化“校地共建”模式,引導青年大學生發揮專業特長,投身各類志愿服務,培育出了許多優秀的志愿服務隊伍和項目,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志愿服務生力軍。 每到周末,廈門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紅醫行動志愿服務隊都會走進集美區的各個村居,為老年人進行義診推拿,傳授保健操,同時宣傳保健知識。除了集中的義診服務,該服務隊還根據老年人需求,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健康幫扶。 作為集美大學學生禁毒宣傳服務隊創新打造的禁毒宣傳項目,“青春有你,絕不‘毒’行”服務隊利用假期走進社區,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禁毒宣傳教育。這群富有創新意識的青年志愿者,還自編自創了緝毒情景劇、禁毒歌、禁毒舞、禁毒微電影等,打造了集美區首個林則徐禁毒宣教室,創新開發“三位一體”禁毒教育課程包,根據大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因材施教。 搭建社區融合平臺 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 2月15日是元宵佳節,當天上午,一場以“鄰里歡聚喜迎佳節 集青共建友好社區”為主題的元宵節活動在康城一里舉辦,居民和志愿者齊聚一堂,一起猜燈謎、賞花燈,度過了一個別樣的元宵節。 據了解,康城社區是一個典型的“新廈門人”社區,95%以上居民來自外地。在這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伍已成為加速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的重要載體。 據統計,集美區常住青年人口達47.5萬人,占全區常住總人口近一半。前不久,集美區出臺《集美區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行動方案(2022-2025)》,明確“六大工程”之一的青年生活友好工程將聚焦轄區青年在居住、教育、文娛、健康等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務轄區青年成長成才。 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介紹,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將發揮好社區與居民間的紐帶作用,以傳統佳節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搭建居民溝通、鄰里互助的平臺,增進居民尤其是青年群體的社區獲得感、對集美的歸屬感,助力集美區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 【點擊】 愛心110 它就像集美區志愿服務的“最強大腦”,以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左右腦”,通過分布在全區各個角落的志愿服務“神經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收集群眾的志愿服務需求,由“大腦”進行快速分類、精準調度,形成群眾“點單”、志愿服務“派單”的反應機制。 志愿團體1772個 集美全區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13.1多萬人、志愿團體1772個,不但有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專業隊伍,還有各類專業志愿者隊伍。 【亮點】 拓展廣度: “愛心110”按需派單 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集美區深化“愛心110”志愿服務機制,完善志愿服務的資源對接和需求供需機制。“愛心110”就像集美區志愿服務的“最強大腦”,以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左右腦”,在原有的志愿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資源基礎上,一方面橫向聯動區衛健局、紅十字會、團區委等單位,以及鎮街、學校、社團組織等,最大限度整合、盤活全區志愿服務資源。 另一方面,通過分布在全區各個角落的志愿服務“神經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收集群眾的志愿服務需求,由“大腦”進行快速分類、精準調度,形成群眾“點單”、志愿服務“派單”的反應機制。 依托這一“志愿隊伍+實踐站”模式,一系列移風易俗、理論宣講、科學普及、疫情防控、近鄰服務、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活動密集開展,遍布全區6個實踐所、66個實踐站、109個志愿服務驛站,吸引了越來越多居民參與進來,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的常態化開展。 此外,集美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載體作用,推動志愿服務站點布局向農村延伸,構建點多面廣、功能完備的服務圈。目前,集美區共建設了公共服務機構、城鄉社區、交通樞紐站、景區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志愿服務驛站達109個,志愿服務陣地范圍日益拓展。 挖掘深度: 完善機制打造品牌 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為培育穩定而持久的志愿服務力量,集美區出臺《廈門市集美區志愿服務團體和組織扶持辦法》,完善保障措施,健全激勵獎勵機制,開展星級志愿者評選認定工作,在為轄區志愿者、志愿組織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同時,也有效激發了其積極性。同時,做好“志愿者保險”的普及,為志愿者奉獻愛心解決后顧之憂。 近年來,該區志愿者資源得以源源不斷地補充,志愿團體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全區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13.1萬多人、志愿團體1772個。 同時,集美區強化對志愿服務力量的培訓工作,持續走進機關單位、各級校園及社會團體等開展線上指導、線下培訓,大力宣傳《福建省志愿服務條例》《廈門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推動志愿服務能力增強、服務創新,提高專業化水平。 飛鷹救援隊、馳鷹救援隊、519救援隊……近年來,該區多支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專業隊伍相繼成立,在尋人搜救、海岸巡護、急救消防培訓、抗臺風防汛等方面,為群眾打造平安有序的生活環境。同時,諸如紅手環、“繁星”助殘、“向日葵”困境兒童支持等各類專業志愿者隊伍也不斷涌現,為守護群眾生命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在此基礎上,集美區依托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孵化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隊伍和項目,如夕陽美志愿服務隊、灌口“清道夫”環保登山志愿服務隊、嘉庚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你好·社區”志愿服務促進社區治理志愿服務項目、“志愿桑榆暖”精準助老項目等,發揮專業所長,在關愛兒童、扶助老人、治理社區、改善環境等方面發力,在有效服務群眾的同時,也為廣大志愿者搭建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讓他們在集美生活更有獲得感。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