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推進會在海滄召開
2022-06-06 12:11:1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學典型 促創新 推動“廈門模式”領跑全國 市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推進會在海滄召開 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笛)6月1日下午,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海滄區召開,與會人員走進天竺花園小區、青春海岸小區,現場觀摩學習投放點提升改造、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實時監控助力執法等先進典型。會議上,海滄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典型經驗做法引發熱烈交流。 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為推動廈門垃圾分類工作創新發展,“廈門模式”繼續領跑全國,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小區變身科普園 海滄區天竺社區,天竺花園小區在垃圾分類投放點上建起了一座垃圾屋,配備洗手池、電風扇、監控、卷閘門等,為下一步定時投放做好準備。此外,社區增設智能監控系統,充分利用已投用的電子攝像頭進行實時監控,與執法部門聯動,實時檢查各投放點的現場畫面,讓每一次垃圾投放都“無所遁形”,同時結合線下巡查,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天竺花園小區,一個由集裝箱改造而成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引人注目,一旁的垃圾分類宣教室中,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展示區擺放著洗衣液瓶制作的花盆,還有各種“變廢為寶”的手工作品。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如今這里已經成了向轄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的實踐基地。在小區的醒目位置,一面垃圾分類主題翻轉墻常常引來居民駐足,通過翻轉牌面,一問一答間就可以完成垃圾分類知識小挑戰。此外,“垃圾分類十二時辰”轉盤、“分類年輪”彩繪、酵素主題公園等豐富的“玩法”與隨處可見的宣傳,吸引了大量居民關注,不知不覺間,小區成了垃圾分類科普樂園。 垃分工作無縫銜接 白天看不到一個垃圾桶,晚上垃圾桶整齊排列在投放點內,海滄區興祥社區青春海岸小區使用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非投放時間全部撤桶的模式,嚴抓共管形成長效機制。 青春海岸小區將早上6點半到8點半、晚上6點半到8點半的投放高峰期定為投放時間,設垃圾桶并由垃圾分類督導員負責宣傳指導。此外的20個小時一分為二:早上8點半至晚上6點半撤走垃圾桶;晚上8點半至第二天早上6點半,是小區特別設置的“延時投放”時間,依然設有垃圾桶,供情況特殊的少數居民投放。 然而,沒有督導員,甚至沒有垃圾桶時,投放點如何保持整潔?小區通過“社區垃分工作人員+物業工作人員+‘電子監督員’+城管執法人員”四方發力,物業管理、社區督查、城管執法,電子攝像頭和實時視頻監控化身“電子監督員”,實現垃圾分類工作24小時無縫銜接。 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 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在住建部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成績中,廈門再度蟬聯全國大城市中第一檔第1名,成績值得肯定,但同時也要有“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的危機意識。 如何保持“廈門模式”繼續領跑全國,推動廈門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各區各有關部門展開熱烈交流。 市市政園林局局長蔡偉中提出,在日常管理中,要開展無禁區、無死角考評,根據“管行業必須管垃圾分類”原則,建立健全行業考評長效機制,并不斷完善全鏈條、全覆蓋、常態化執法機制,利用好技術手段和信息化平臺,引導、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 垃圾分類,久久為功,只有不斷創新,聚焦薄弱環節、短板領域,加強宣導培訓,深化完善并貫徹“廈門模式”思路和經驗做法,才能讓垃圾分類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習慣,成為廈門的一道亮麗風景。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