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非遺宣傳展示暨閩臺文化交流巡展·非遺購物節舉行
2022-06-13 20:06:2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活態傳承 融入百姓生活 非遺煥彩新生 廈門非遺宣傳展示暨閩臺文化交流巡展·非遺購物節在海滄舉行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岑 通訊員 林曉蕾 劉麗萍)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近日,廈門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閩臺文化交流巡展·非遺購物節在海滄阿羅海城市廣場舉行。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活動構成一場百花齊放的文化盛宴,讓市民多角度了解和體驗非遺的獨特魅力。 海滄三面臨海,自古以來就是海上樞紐。獨特的地理位置積淀了以農耕文化為主的大陸文化,也蘊涵著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保生慈濟文化、送王船習俗等人文風土,這些文化遺產既是一個個鮮活的歷史片段,更是一代代海滄人敢闖敢創、文明自強精神的傳承載體。 近年來,海滄區委、區政府加大非遺保護和傳承力度,重視根脈文化挖掘和保護,并將其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通過活態傳承,讓非遺之美融入百姓生活。 非遺魅力在煙火氣中升騰 如何讓非遺煥發活力?在海滄區看來,讓非遺在群眾生活中延伸,在煙火氣里升騰,才能讓擁抱和熱愛非遺的理念在百姓心中,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 此次將活動辦在戶外,與商貿活動相結合,就是海滄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嘗試。走進海滄阿羅海城市廣場,廈門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閩臺文化交流巡展·非遺購物節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在海滄蜈蚣閣展示區,孩子們換上戲曲服飾,扮成古裝人物,坐上蜈蚣閣拍照留念,還能現場體驗蜈蚣閣制作。“互動的形式讓孩子體驗非遺特別好,比通過書本講解生動有趣得多。”市民許女士說。 “本次活動主會場現場分為互動展區、非遺購物節、閩臺文化交流巡展三大板塊,在這里不僅能欣賞優秀的天然香等非遺文創作品,逛非遺生活市集,品嘗地道的‘海滄三寶’,還能觀看小小非遺傳承人專場演出、非遺快閃和街頭藝人表演,沉浸式體驗非遺與現代生活、非遺與商貿融合的魅力。”海滄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連續舉辦了三天,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市民充分與非遺近距離接觸。 事實上,這只是海滄推動非遺走進群眾生活的一個縮影。結合傳統節日舉辦非遺過大年系列活動、舉辦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游節、開設“非遺保護與傳承”校本課程、開展“多彩非遺·繽紛假期”夏令營、新垵五祖拳、閩南童玩、傳統香制作技藝、青草藥文化、歌仔戲的傳承人紛紛走進校園開設非遺課堂……在海滄,非遺的多樣性和創造性轉化在年輕一代身上得到更好體現。 文化根脈深耕式挖掘保護 上周,記者來到海滄區文化館館長黃達綏的辦公室。在她辦公室的書架上,《鳳舞東嶼卷》《龍佑溫厝卷》《絲蘊三都卷》《毓秀青礁卷》等十冊“風土海滄”系列叢書整齊排放。每翻開一冊,一座村莊的歷史脈絡就呈現在眼前,優美生動的文字將歷史沿革、文物古跡、時令風俗等傳統文化娓娓道來。 黃達綏告訴記者,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沖擊,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擁有傳統文化生態的村落逐漸消失。為了留住文化根脈,海滄啟動了“風土海滄”叢書編纂工作,邀請廈門大學、廈門日報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參與調查,調查組深入村落,實地采訪當地知情村民,挖掘第一手資料。“一開始進村苦于找不到人,后來進村,大家知道我們是來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都主動積極提供線索,指路帶路。”調查組工作人員說,只有百姓打心底里認可,群眾自發參與,才能為非遺傳承提供不竭動力。 《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匯編》、《海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海滄古韻》、《海滄探幽》、《海滄故事》叢書、《風土海滄》系列叢書、《耕讀海滄》、《海滄家訓讀本》、《潮涌滄江》……記者了解到,海滄不僅開展了大量非遺調查、記錄、建檔工作,同時,還拍攝制作了“保生大帝信俗”“海滄蜈蚣閣”“閩臺送王船”“新??五祖拳”“海滄土筍凍制作技藝”“閩南天然香制作技藝”等非遺宣傳片,通過影視的形式實現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人”的參與讓非遺傳承煥發活力 在海滄區文化館二樓,有個“橋空間”,一場場非遺親子體驗活動和非遺手工課堂在這里展開。家長和孩子們來到這里,參加布袋木偶、杖頭木偶、閩南童玩、青草藥膏制作、香囊制作、扎染等非遺親子體驗活動,不亦樂乎。來到“橋空間”授課的是海滄區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海滄區看來,只有“人”的參與,非遺才能融入生活,文化遺產才會煥發新的光彩。 數據顯示,海滄目前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8人,成立了17家非遺傳習中心,覆蓋了保生大帝信俗、海滄蜈蚣閣、閩臺送王船、歌仔戲、青草藥、閩南蛇傷療法、水仙尊王信俗、清水祖信俗等非遺代表性項目。這些民間組織有著不同于政府部門的民間性、自治性以及區別于企業的非營利性、志愿性,吸引了大批年輕的志愿者投身其中,在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此同時,海滄積極組織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傳習中心、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街道非遺工作者等非遺保護人員參加非遺保護法律法規的培訓和學習,通過線上與線下、會議和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非遺保護工作隊伍的業務能力,激發“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下一步,我們將改革創新深挖細掘,進一步完善地方文化基因庫;加強陣地建設,進一步構建傳承新平臺。”海滄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繼續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非遺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綻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