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街道:巧用垃圾分類抓手 美化房前屋后
2022-06-22 08:45:15?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湖里街道 巧用垃圾分類抓手 美化房前屋后 東南網6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陳穎嫻 通訊員 陳水德)垃圾分類投放點,兜住的是居民身邊的文明底線,構筑的是城市基層最美的風景線。 在全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湖里街道凝聚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合力,以打造最美垃圾分類投放點為抓手,美化居民房前屋后環境,破解小區治理問題,譜寫出一曲生態環保的協奏曲。 1豪景閣小區 “空中”的垃圾桶 “下樓”進花園 ●點位類別:住宅小區 ●所屬社區:湖里街道塘邊社區 ●責任單位:豪景閣業委會 豪景閣小區后花園入口處,有這樣一處“景觀”——橘紅色的頂棚、圍欄,精美的宣傳欄,周邊還有綠樹紅花,若不是“垃圾投放站”五個大字醒目提醒,乍一看還以為是花園新建的涼亭。 這就是豪景閣小區全新投用的垃圾投放點,不少前來“嘗鮮”投放的居民,都豎起大拇指點贊。這不僅是因為新設立的點位方便好看,更要追溯起那段“折騰”的日子。 原來,豪景閣小區是“空中小區”,原先為方便小區居民投放垃圾,投放點位設置在綜合樓層處,這就帶來了轉運上的問題——兩處高臺階,成為裝滿廚余垃圾后上百斤重的廚余垃圾桶的“攔路虎”,“啃”壞了垃圾桶不少輪轂配件。曾經,小區業委會自費在這些高階處安裝滑道,這下雖然不用扛著垃圾桶上下臺階,但也存在轉運風險,還成了小區孩童們玩耍的“滑梯”。 瓶頸問題遲遲未解,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迎難而上,“三級聯建”合力攻堅,協商討論斥資重新選點新建垃圾屋。這不僅為小區解決了棘手問題,還為小區環境新添一景。 三分建七分管,硬件跟上了,后續管理工作也重要。為此,豪景閣小區通過黨建引領、依托志愿者和居民骨干開展入戶宣傳和垃圾分類現場指導,并制定對督導員的考核細則,按考核得分發放督導員的工資,把物業公司配合度納入年終考核評定中,執行雙向導制。 垃圾分類推行以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明顯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穩步上升。 2天安小學 校園奏響環保“主題曲” ●點位類別:公共機構 ●所屬社區:湖里街道怡景社區 ●責任單位:天安小學 “香蕉皮是什么垃圾?”“塑料瓶、玻璃瓶要放進可回收物分類桶里”……自天安小學開展垃圾分類以來,這樣精彩紛呈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經常在校園上演。 天安小學通過這些深入人心的宣傳活動,把培育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作為關鍵切口,多舉措、多形式推進垃圾分類進校園,動員學生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落實。 據了解,廈門市天安小學現有24個教學班,教職工72人,學生1210人,垃圾分類屋于2019年8月開始設立。如何讓新設立的點位更加合理,使用起來更為便捷?和以往垃圾投放點位的“躲躲藏藏”不同,這次校方充分考慮校園師生的出入、整體環境等因素,選取了車輛出入門旁的空地。這一舉措,一來充分利用校園空地,二來方便垃圾轉運,三來醒目顯眼的位置上,還能通過垃圾分類宣傳,不僅讓學校師生,接送孩子的家長也都能夠更好地學習到垃圾分類知識。 和生活小區不同的是,校園里的廚余垃圾大部分產生在食堂。不過,在天安小學的食堂里,廚余垃圾要想“走出來”,還得先實現“變身”。在這里的廚余垃圾工作坊中,將廚余垃圾倒進去,經過發酵等過程,可以轉變成有機肥。“吃”的是垃圾,“吐”的是肥料,“反哺”學校里的本草生態園。 不僅在食堂中廚余垃圾可以變廢為寶,學校還通過廚余垃圾工作坊,將垃圾就地處理方式方法引申到課堂中,讓孩子們學懂帶回家,形成家校聯動的垃圾分類宣傳形式。 在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天安小學還以“堅持垃圾分類,建設整潔校園”為主題,動員師生廣泛參與,通過升旗儀式、教師例會、班會、廣播、宣傳欄、LED、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有效方式,向師生宣傳垃圾分類的主要做法、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安小學還有一支由專人負責的垃圾分類管理隊伍,負責校園垃圾分類、班級可回收物回收、垃圾轉運等工作。同時學校每年提供必要的維護經費,建立起垃圾分類持續深入開展的長效機制。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