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后溪村:弘揚鄉土傳統 豐富村居內涵
2022-11-09 08:34:1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美區后溪鎮后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弘揚鄉土傳統 豐富村居內涵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冬 通訊員 吳小麗)這里的變化是喜人的,作為“全國文明村”,集美區后溪鎮后溪村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平臺建設,挖掘本土傳統文化資源,以“文旅發展+閩臺研學+教育共融”為服務主線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引入兩岸青年人才參與村居環境整治、社區營造、文化傳承與傳播,帶動文化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為后溪村注入新鮮血液。 以文化人 “量身定制”課程服務 位于后溪鎮街路社的恒春油坊,曾是中共閩西南灌口區工委(團總支)機關舊址。在這里,時常會看到老地下黨員楊志宏為少先隊員們上課,這種別開生面的黨史學習教育課,讓孩子們深受震撼,又備受鼓舞。 后溪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村幸福院等公益平臺,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大街小巷空間,為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群體“量身定制”文化課程和活動,如“父母課堂”、青少年文明禮儀課、“閩臺研學”志愿服務等,深受村民歡迎。一系列活動陸續開展,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閩臺特色文化、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為一體,有效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以文化人,凈化鄉風民風。 兩岸攜手 發展鄉村文旅產業 為了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后溪村充分發揮閩臺優勢,分別引入和欣社工和廈門北站臺青雙創基地資源。一方面,和欣社工以實踐站為陣地,為村民開展各種公益類課程;另一方面,一大批兩岸青年駐村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并參與開展各種鄉村建設公益活動,“黑貓樹屋”便是代表之一。 來自臺灣臺南市的青年吳炳璋,2020年加入“黑貓樹屋”的“青青之約、村村出道”直播分享會,成為后溪村的“代言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展示后溪村的文化藝術、非遺手作。 后溪村正是發揮了“以臺引臺”優勢,串聯兩岸專家,攜手兩岸大學生打造“后溪研學村”,并開發閩臺文化研學課程與路線,吸引眾多兩岸青少年進村研學。 傳承創新 打造城隍文化節 后溪村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存距今350多年的后溪村城內社城遺址。城內,又稱霞城,村落內有保存完好的清順治十八年就建成的城墻和城門“拱辰門”“臨海門”等古跡,以及香火鼎盛的霞城城隍廟,還有近百座閩南古厝,民俗文化豐富。 霞城城隍廟始建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它不僅是臺北霞海城隍廟的“祖廟”,更是臺灣其他城隍廟的“太祖廟”。廟里的“臨海門”牌匾歷經百年,是兩岸城隍文化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祈安日,是傳說中霞城城隍爺出巡的日子。后溪村文明實踐站通過引導,將這一民俗活動日提升為開展傳統文化申遺和兩岸文化交流的活動,圍繞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霞城陣頭、城內五祖鶴陽拳等非遺項目,打造富有閩臺特色的城隍文化節,還成立了霞城城隍文化保護中心,賦予民俗日更深刻的意義和內涵。 此前,傳統廟會陣頭表演技藝的傳承一度出現斷層,后溪村邀請臺灣城隍廟的表演師傅來教學,周邊村民以及附近的大學生都被這項傳統表演吸引,紛紛學習體驗。閩南傳統文化在后溪人的保護下煥發新生,蘊藏的文明之風也吹向了整個村莊。 如今的后溪村,聚力打造了以城隍廟為核心、城隍文化為靈魂,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品味獨特的城內閩臺民俗文化古鎮。 【亮點】 “1+N” 綜合服務平臺 后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今年重新選址建設而成的,設置了理論大講堂、休閑閱讀區、志愿服務驛站等多個功能區,社工們在這里常態化開展便民志愿服務,舉辦各類活動,豐富村民的日常生活。來自兩岸的青年人才也在這里協同開展鄉村建設公益活動,開發閩臺文化研學課程。 實踐站結合村居范圍廣的特點,傾力打造“1+N”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整合村委會、黑貓樹屋、綜合文化服務站、幸福院、籃球場、戲臺等多種陣地,設置文明實踐活動分課堂,切實滿足群眾服務需求。目前,實踐站已培育睦鄰志愿服務隊、愛心手工坊、文化講解隊、舞蹈隊、太極健身班等5支隊伍。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