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嘉庚誠信故事 弘揚集美誠信之風
2022-12-14 10:11:0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嘉庚先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燦若星辰的杰出人物。陳嘉庚以“畢生以誠信勤儉辦教育公益,為社會服務”的光輝業績,成為集美乃至廈門的城市名片。陳嘉庚“誠毅果信”精神成為廈門精神譜系中一道耀眼的光芒。陳嘉庚是生于集美、長眠于集美的“咱厝郎”,嘉庚精神及其誠信事跡,更應成為集美人民可視、可近、可親、可敬、可學的寶貴資源。 嘉庚先生有一個廣為人知的誠信故事。1904年陳嘉庚的父親在新加坡的企業破產,當地法律規定:“父債、子不負還債之責”。但以信譽為重的陳嘉庚卻決定還清欠款。他斷然宣布:“立志不計久暫,力能做到者,決代還清,以免遺憾也。”經過四年的艱苦奮斗,企業有了一些盈利,陳嘉庚千方百計找到債主,連本帶息還清了父親所欠20多萬“叻幣”的債務,其父最終無憾辭世。在陳嘉庚看來,作為一個中國人最重要的就是誠信,信譽比金錢更寶貴。陳嘉庚“代父償債”,成為東南亞商界佳話,樹立了陳嘉庚的企業信譽,使他在南洋的口碑扶搖直上。1925年,陳嘉庚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橡膠大王”和最富有的僑商,誠信無疑是他事業成功的根基。 另一個故事就鮮為人知了。1921年8月,在今集美轄區內,誕生了第一家銀行——集美(學校)儲蓄銀行。該銀行的資本全部由陳嘉庚提供,專門服務于集美鄉親和集美學校師生。1937年抗戰爆發,在銀行接近停辦時,學村華僑李信等存入500銀圓,存期9個月。過了不久,李信等舉家南渡檳城,這筆存款沒有領出。1953年1月,李信等的小女兒李玉珠回國求學。李玉珠帶著這張集美儲蓄銀行的定期存款單詢問集美學校是否還可以兌付。當時新政權不要求舊社會的私人銀行承擔兌付義務,存單已屬無效。學校職員拿著存款單請示陳嘉庚,陳嘉庚接過存款單,認真地說:“這雖然是‘古董’,但當時人家存進來的是白銀,咱得一百巴仙(即百分比,一百巴仙指100%)償還,還要給一些利息,我們就多給50萬元(新中國成立初期舊幣值,相當于幣改后50元)。”指示從校董會款項中全額支付本息。這是集美儲蓄銀行未了結的最后一筆存款,陳嘉庚秉承誠信,把銀行應付還存款人的款項全部付清。 陳嘉庚用誠信書寫了人生的大字招牌。同在嘉庚故里的我們,要將“誠信集美”與嘉庚精神融合,把以“誠”為本色、以“信”為特征的 “嘉庚故事”講好,弘揚陳嘉庚誠實守信的重德精神,為集美更高水平建設“兩高兩化”示范區貢獻力量。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