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集美經驗” 推進治理現代化
2023-01-11 08:36:2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探索“集美經驗” 推進治理現代化 集美區昨召開近鄰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試點評估推進會,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通訊員 顏慧君)小區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單元,小區治理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治理能力現代化能否實現。為進一步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昨日上午,集美區召開近鄰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試點評估推進會,總結上一階段經驗、部署下一步工作。 亮點1 創新機制 先行先試探索基層治理“集美經驗” 建立健全小區(網格)黨支部、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小區治理的“三駕馬車”,研究出臺“1+3+N”制度體系,明確全區性指導意見;率先全市在38個社區下設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解決業委會、物業屬地監管問題;率先全省探索將業委會注冊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通過“年審+‘雙隨機’抽查”,實現資金收支全過程監管;率先成立全市首個物業行業黨委——中共廈門市集美區物業行業委員會,統籌指導、督查和考核全區物業行業黨建工作……去年3月至今,集美區積極創新小區治理工作舉措,推出多個率先舉措,補齊基層治理短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格局。 以近鄰黨建為引領,集美將全區364個小區劃分為老舊小區、商品房小區、安置房小區、“新廈門人”聚集小區等4種類型,并選取一批不同類型的小區作為試點,初步形成黨組織引領、街道(鎮)和行業部門指導、社區(村)監督、業委會管理、物業服務企業配合、居民參與的“六位一體”小區治理模式。 為了激勵治理成效,集美還率先全市推動小區黨支部書記工作補貼提升至800元/月,“廈門黨建e家”管理員管理補貼提高至500元/月,有力保障黨組織工作運轉。在持續深化精準“雙報到”的基礎上,首次將“雙報到”的報到服務范圍擴大至全體機關和區屬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推動1.2萬余名在職人員到小區亮身份、作表率,充實了基層一線的小區治理工作力量。 亮點2 強筋健骨 大力推進基層治理隊伍建設 10位新當選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以“打擂臺”的形式,展示各自領銜推進的“開門一件事”,曬出上任后的第一份成績單——去年4月初,集美區村(社區)書記“開門一件事”優秀案例擂臺賽首次舉辦。為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后半篇文章”,集美區委組織部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開門一件事”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一件事”撬動“大干事”,目前已完成930余件為民辦實事,村(社區)“兩委”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公信力,也隨著一件件實事的落地而不斷提升。 去年以來,集美區強力推進基層治理隊伍建設工程,助力基層治理責任主體提質賦能。比如,搭建“互學互比互看”平臺,圍繞示范點打造、黨建品牌提升等主題,舉辦7場“開門一件事”活動成果展、擂臺賽,召開10場村(社區)書記“面對面論壇”,分批選派20名社區干部跨區掛職交流,學習借鑒先進小區經驗做法;構建分級分層培養體系,緊抓“一把手”、分管領導、業務負責人、社區書記、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5類群體,組織業務培訓會、政策解讀會;建立社區網格員“崗前培訓+在職培訓+掛職鍛煉”培訓機制,打造“基礎業務培訓——能力素質提升”階梯式課程體系,累計培訓3000余人。 集美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集美區接下來還將持續打造村(社區)治理人才培訓基地,并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面對面”“近鄰黨建微論壇”等多種形式做好一線干部的選育管用,全面提升一線干部的履職能力。 亮點3 黨群聯動 “三駕馬車”驅動小區共治共享 小區消防設施癱瘓,“消防改造委員會”來救急——僑英街道海鳳社區頤海嘉園小區于2011年交房,經過10余年的使用,基礎設施老化,其中小區消防設施基本處于癱瘓狀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小區黨支部書記兼業委會主任黃云騰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牽頭推動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三駕馬車”凝心聚力,成立“消防改造委員會”,并向市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中心申請到首期50余萬的資金支持,這也是集美區首個成功案例。目前消防改造項目已竣工,小區安全系數得到極大提升。 在小區治理“三駕馬車”的帶動下,居民的自治熱情也逐漸釋放。在杏林街道紡織社區華鈴花園小區,石道滿和肖冬英這對黨員夫婦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文明創建、垃圾督導等現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擔當;在集美街道岑東社區福南小區,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吳平積極推動小區舊樓加裝電梯工作,并主動承擔電梯井輪值保障工作,確保工程零事故;在杏濱街道錦鶴社區聚鎮小區,有著22年黨齡的退伍軍人張韜奔敢擔當、善作為,也從一名熱心黨員成長為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 緊扣“紅色物業”建設,集美區還在小區成立“紅心管家”等特色服務隊149支,打造“睦鄰議事廳”“紅色物業議事廳”等議事協商平臺83個,解決老舊小區改造、下水道堵塞、停車難等群眾關切問題430余個。通過盤活5處閑置房屋、場地,打造寧寶世家、高鐵陽光花園、蓮花尚院小區黨群之家等服務陣地39個,為居民騰出共享空間2.5萬平方米,推動停車棚改造、充電樁安裝等為民實事落地。 【鏡頭】 寧寶世家小區: 多方力量參與 協商處理居民訴求 調動多方力量參與,開拓黨員帶頭、居民參與、物業協同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暢通服務居民“最后一米”——杏林街道寧寶世家小區以近鄰黨建為切口,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提能力,通過將支部建在小區上,使之成為小區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小區黨支部聯合業委會、物業搭建“聽鄰會客廳”、樓棟微信群、微心愿墻等議事平臺,協商處理物業管理、廣場舞擾民、鄰里糾紛、高空拋物等問題40余件,積極回應小區居民群眾訴求。 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9月,寧寶世家小區成為轄區內第一個安裝高空拋物監控的小區。小區黨支部還積極引導企事業單位、黨員、熱心群眾認領公益崗位,通過“三色花”志愿服務隊、“紅姐幫幫團”等特色品牌,常態化服務小區居民,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高鐵陽光花園小區: “老鐵書吧” 拉近鄰里距離 位于廈門北站片區、2014年交房投用的高鐵陽光花園是典型的“新廈門人”聚集小區,居民大部分為鐵路職工。雖然是鐵路職工小區,但住戶大多來自不同的車務段、機務段等,鄰里關系一開始也像其他新小區一樣比較陌生。為破解小區治理難題,小區以近鄰黨建為引領,推動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有機融合。 小區周邊沒有圖書館、書店,居民李先生反映,希望小區能有一個供大家一起看書休閑、學習交流的空間。物業把李先生的意見拿到小區治理聯席會上討論。經過集體討論,黨支部結合黨群之家的改造提升,在多功能廳增設了“老鐵書吧”,滿足小區居民看書、交流的精神文化需求。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