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后溪誠邀市民一日游
2023-02-09 16:48:37?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白虎巖空蒙奇險 圣果院古韻綿長 集美后溪誠邀市民一日游,到此穿越歷史觸摸文化脈搏 廈門晚報訊(記者 陳滿意 通訊員 林志杰 陳艷)后溪,古老沃土孕育亮麗的新城,美麗畫卷正以立體的姿態呈現。到后溪,您可以感受到白虎巖的奇險空蒙、皇帝井的清冽甘甜、圣果院的古韻綿長,霞城城隍廟的飛角重檐,每一角都透著閩臺文化古鎮的深厚歷史。后溪誠邀市民到此一日游,行走在古老與現代交錯的時空中,在穿越中重溫歷史,觸摸文化的脈搏。 城隍廟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為抵御鄭成功的進攻,命福建總兵李率泰、同安總兵施瑯督造霞城。霞城平面呈橢圓形,以黃岡巖條石干砌而成,設城門四座。四處城門各有一座廟,東門設觀音佛祖廟,南門設城隍廟,西門為池府王爺廟,北門為玄天上帝廟。 人們出海遠渡臺灣、南洋,都紛紛到城隍廟來祭拜城隍爺,希望佑其平安抵達,故城隍廟的香火非常旺盛。 1821年,同安人陳金絨奉請霞城城隍爺金身渡臺,并于1859年在臺北大稻埕興建城隍廟。因懷念故鄉霞城和臨海門,取名“霞海”。此后臺灣各地也紛紛從“霞海城隍廟”分爐,在本地建起城隍廟,共尊霞海城隍廟為祖廟。 多年后,陳氏后人陳國汀及其妹陳文文在后溪原址翻修城隍廟。目前立于廟中的“臨海門”石匾,不僅是珍貴的文物,也是歷史的見證,城隍廟成了兩岸親情互通與民間信仰文化交融的圣地。 如今的城隍廟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據了解,四根雕刻著龍的青石龍柱在重建時就已價值20多萬元。 白虎巖 據《同安縣志》記載,此地古時白虎為患,后由僧人制伏,白虎巖因此而得名。 白虎巖山巔是幾塊如房的巨石堆砌成的,明萬歷年間的題字“壁立朝天”赫然在目,可見白虎巖在當時就是文人雅士愛去的地方。雨后來到白虎巖,則是另一番景象,乳白色的霧氣在山間縈繞,空蒙,清新,幾聲斷續的鳥叫,脆生生的,韻味悠長,如綠山滑落的音符。路旁長著密密麻麻的樹林,為白虎巖覆上了一層厚厚的外衣,樹林中堆疊著累累巨石,很是幽靜。這里還有薛仁貴化身白虎護佑孫子薛剛的傳說。 “皇帝井”與“皇渡庵” 皇帝井、皇渡庵都位于后溪鎮前進村蘇營自然村,占地約1445平方米。《同安縣志》記載:“皇帝井在仁德里蘇營,相傳唐宣宗到此掬飲,因名,泉極甘,釀酒瀹茗俱佳,經時不汲泉從石縫中出,大旱不涸。” “皇帝井”源于唐宣宗登基前云游來到福建省同安縣的一段故事。一日,唐宣宗從梵天寺到夕陽山(今東孚鎮)義安寺拜訪黃檗禪師,渡過后溪時已是日暮時分,借宿于河邊蘇公、陳婆的草寮,二老熱情接待了唐宣宗,以高粱米煮粥(果粒似珍珠),以涂鬼糟為菜,唐宣宗餐后覺得新鮮可口,賜名為珍珠粥與鳳眼糟。日后,唐宣宗為報答二老的一飯之恩,令地方官在后溪筑壩引水至蘇營,解決了蘇營無水灌溉不可種稻之苦。鄉親們因感念唐宣宗的恩德,把他曾經住過的草寮建成小廟,供奉一面“皇帝萬萬歲”的龍牌,名為“皇渡庵”,將唐宣宗用過的水井稱為“皇帝井”。 圣果院 圣果院始建于唐,為泉州僧人卓猷創建,初名為泗洲堂。后因臘月間院中龍眼樹結出果實,人們認為這是圣賜之果,遂改名圣果院。1354年,寺院毀于兵火,至1357年鄉人王西疇及寺僧南宗重建。明、清、民國及現代多次重修,現存建筑主要年代特征屬清至現代。現院內尚存元至正十九年《龍山圣果院祠堂內碑記》及明天啟三年《重立圣果院祠堂內碑記》等碑刻。 鐵爐宮 鐵爐宮位于集美區后溪鎮西井村的北部,宮內供奉著關帝圣君,是集美區重要的涉臺文物保護單位。據介紹,鐵爐宮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末。開閩王王審知三兄弟帶領農民起義軍入閩,因戰爭需要開設爐灶打造兵器,鐵渣布滿附近,當地故被稱為“鐵場”,而“鐵爐宮”又被稱為“鐵場宮”。 清康熙年間,部分大陸西井村民遷居臺灣,在嘉義縣鹿草鄉修建了鐵爐宮分爐圓山宮,為懷念故鄉,落腳地也叫西井村。 真德殿 真德殿現位于石星社與二農交界處,供奉著一尊保存600多年的吳真人神像,據說,這是十五世祖學德(即石兜吳氏一世祖)從白礁背來的吳真人神像。這也成為當今保留完好、年代最久的吳真人神像。 苧溪橋 后溪源頭之一的苧溪是縱貫集美區東北部的一條主要溪流,全長不過數十公里,卻積淀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從324國道拐向坂頭水庫,不遠就可以看到非常有名的苧溪橋,此橋建于宋代,是廈門四座受文物保護的古橋之一。苧溪橋橫跨于苧溪之上,系古代同安連接漳泉兩地的古驛道。宋代,隨著福建社會經濟的發展,同安縣境內的古驛道逐漸形成。據史料記載:它始建于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重建,橋呈平梁式,東西走向,全長73米,面寬2.6米,高4米,八墩九孔,橋墩呈舟形,橋面以48條石板鋪成。該橋為廈門地區現存最長的古橋。 【食在后溪】 ●味友(孫坂分店) 味友——堅持“以味會友,真材實料”的經營理念,十幾年如一日,倡導飲食文化,推陳出新,特別是把閩南菜的清、鮮、香、脆等風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海內外賓客品嘗過這里的風味菜肴后贊不絕口,說有“媽媽”的味道,有兒時的回憶。 招牌菜:鴨肉面線、香酥軟蝦 地點:后溪鎮新村站側 ●集志農莊 廈門集志農莊坐落于天馬山麓,集綠色種養、鄉村旅游、休閑度假、戶外拓展、餐飲娛樂等功能為一體。農莊采用園林式的布景,增添了幾分食肆之外的幽雅,給人一種置身于世外桃源之感。 招牌菜:干煎土雞 地 點:后溪鎮英村何山埔社 ●鳳嶺山莊 白虎巖依山傍水,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是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地方。順著山路一路往上,“鳳嶺山莊”四個字映入眼簾,幾棟小木屋依山而建,別有一番農家情趣,瞬間給人以恬淡休閑的感覺。 招牌菜:豬肚包飯、鐵板醬燒茄、土鴨湯、滑炒烏魚片 地點:后溪鎮白虎巖山頂 ●五福農家菜 招牌菜:龍鳳湯、斑鳩燉豬肚、紅燜牛尾巴 地址:后溪鎮東宅村天水路3號 ●鑫溫莎飯莊 招牌菜:土雞土鴨、大蛤豬肚鴨湯 地點:后溪鎮英村社區 ●一魚多吃農家樂 地點:后溪鎮苧溪橋邊農家樂 ●半山園農家樂 地點:后溪鎮溪西村鵝網山 ●悅神休閑農莊 地點:后溪鎮西溪村河南山南側 ●海翔美食園 地點:后溪鎮天馬路(距工商旅游學校1.7公里左右) ●吳天送沙茶面 地點:后溪鎮新村社區(孫坂北路旁)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