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區創新舉措推動“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2023-08-10 08:49:3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化聚“鄰”心 服務暖人心 湖里區創新舉措推動“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陸曉鳳 莊筱婧 通訊員 徐淑純)兒童畫、舞蹈、軟筆字、少兒閱讀與寫作……日前,湖里區“定制化”文化惠民活動正在火熱開展中。 一堂堂免費培訓課,如同一道道文化大餐,讓老少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隨意選擇。迄今為止,已有20000多人次享受了免費培訓。 一張張開心笑臉、一幅幅書畫作品、一曲曲動人旋律,既表達了社區居民對活動的支持與期待,更是湖里區從“文化惠民”走向“文化悅民”的寫照。 連日來,記者深入湖里轄區,找尋百姓笑臉背后的“幸福密碼”。 問需于民 一份調查 學生滿意度99.68% 這個暑假,湖里居民在忙著“充電”。 “昨天剛和兒子來社區上完書法課,今天我們又來參加少兒閱讀與寫作了!”自從區里開設了免費“定制化”文化惠民活動,禾山社區居民陳女士明顯感覺到周邊的優質文化活動越來越多。這個暑假,她通過“湖里頭條”微信公眾號給自己和孩子報了兩門課程。 無獨有偶,家住湖里街道徐厝社區的梓桐同學也非常喜愛這項活動。“臨近開課,小朋友發燒了,他很難受,因為他很喜歡這門課,很喜歡伍美璇老師,不想錯過。”康暉社區干部李麗玲說道。 活動有多受歡迎?線上報名啟動不到10分鐘,就有1200多名群眾報名,部分熱門科目,報名人數甚至遠超錄取人數10倍之多。 “‘文化惠民’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舉措,感謝老師、志愿者和組織者們!”“老師很用心,把聲樂知識講解變得很生動,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在回收的滿意度調查表里,一句句感謝代表著居民的心聲,更是該活動為民、惠民、悅民最有力的證明。 日前,1459名學員參與結業課程滿意度調查,滿意度高達99.68%,這背后折射出的是湖里區的為民情懷。 事實上,為了確保活動能夠真正惠及群眾,湖里區委宣傳部的相關負責人不僅在線上對各教學點每日開課情況進行督促和點評,還采用“不打招呼推門聽課”的方式隨機選擇課堂旁聽,主動聽取老師和學員的意見建議,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也與居民、社區、老師多方加強聯系、增進感情。 造福于民 一個擁抱 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老師,謝謝您,讓我們有了一個快樂學習的暑假!”課程結束后,孩子們將區美術家協會林金釵老師團團圍住,給了林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班級里頓時被孩子們甜甜的聲音淹沒了。這是在金山街道后坑社區兒童畫課后出現的溫馨畫面。 “林老師為了防止孩子感冒,特意將空調溫度調高,自己卻是一身汗。很用心,很暖心。”湖里區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志傳在課程暗訪體驗反饋中稱贊道。 除了擁抱,還有不少學生在課程結束后,給老師準備了精美的畫作和感謝信。“學生用心為我們準備的禮物是無價的。”湖里區誦讀協會范永欽老師笑著說,當接過怡景社區小主持人班的孩子送來的畫作時,心里非常感動,不僅寫了回信感謝,還送了科普雜志作為回禮。 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張溫暖的畫作,是心與心的距離,更是學生與老師的雙向奔赴。 想聽什么課,老百姓說了算。早在課程設計之初,區委宣傳部設置了調查環節,回收近萬份有效問卷,4000多條群眾建議和留言。在綜合群眾的建議和聚焦群眾的共性文化需求基礎上,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對各社區課程安排進行設置。轄區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舞蹈家協會等9大藝術協會更是積極響應,派出了近百名優秀藝術家,以文藝志愿服務的方式走入社區、服務群眾,傳授藝術知識和技能。 由于課程頗受歡迎,不少老師還主動加課。趙建軍、魏克豐兩位攝影老師為了讓更多的學員學到知識,連續五周每天都排滿了課,穿梭在各個社區之間——每次課程結束后,兩位老師都被學生團團圍住,請他們答疑,課程一個多小時,課后答疑近一個小時;合唱基礎班的龍祥老師將上課內容及相關樂理知識錄成了一個個視頻,發在群里為學員們“開小灶”;硬筆書法班黃源老師、小主持人培訓班李晉粵老師、陶笛班孫建剛老師等還布置了課后作業,回到家還在班級群里和學員互動、批改作業、點評指導。 在園山社區的國畫基礎班上,原本的一堂課變成了兩個班,這是因為學員年齡跨度大,所以傅永明老師將其分成了少兒班和成年班,滿足不同年齡的學習需求。 依托此次惠民活動,社區工作人員也當了回學生。金安社區主動“點單”,邀請老師給網格員培訓攝影技能,還成立了時裝模特隊和舞蹈隊,月底將進行首秀表演。 不僅如此,文化進萬家課堂也成了藝術協會挖掘人才的“富礦”。在聲樂課上,湖里區社區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張雅坤驚喜地發現,高手在民間,課堂上涌現出很多熱愛音樂、充滿天賦的民間歌手,“我們協會來自社區,課堂讓我們回到群眾中去,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發現很多寶藏人才,壯大了藝術團體的人才隊伍。”張雅坤這番話,也是區書法家協會、區美術家協會等團體的共同心聲。據悉,區書法家協會已經著手準備將學生的課堂成果納入暑期書法作品展覽。 聚力于民 一份熱愛 社區和群眾關系更緊密 “教室里真涼快!”剛剛從家里走來上課的興隆社區居民王阿姨享受著教室里空調帶來的愜意,忍不住感嘆,“我以為教室里會又悶又熱,沒想到這么舒服。”原來,為了提升學員的上課體驗,不少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會提早10分鐘到教室,打開空調,用“清涼”服務學員舒適上課。在興隆、后坑等社區,工作人員還暖心地為老師和學員們準備了礦泉水、紙巾、削筆刀等。 課堂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社區的服務保障。問卷調查、課程報名、建立班級群、配備志愿者全程服務保障……其中,金安、高殿等社區為了方便群眾第一時間找到教室,甚至制作許多引導牌和路線指引短視頻,得到了居民們一致好評。 如今,走進湖里轄區,可以看到一幕幕溫馨感人的畫面——暑假里,在園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多了不少居民志愿者,其中一位是報名國畫基礎課程的16歲高中生何成梅,現在幾乎每天都來社區幫忙整理圖書、協助開展活動和管理場所等;不久前,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街道上樹木倒伏、道路積水,金安、園山等社區工作人員在班級群里征集志愿者,居民們一呼百應,紛紛拿起掃帚、鐵鍬趕來幫忙,有的還動員家人,全家一起上陣,還有居民送來礦泉水給大家解渴降溫。“文化惠民活動讓社區和群眾的關系更緊了、更近了。”禾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賈麗告訴記者,文化活動有力地促進了轄區居民之間、居民與社區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號召力和群眾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 “這是一次三方相互成就的活動。”湖里區委宣傳部二級主任科員徐淑純說道。將文化惠民與社區發展相結合,湖里區此次首創“文化+服務+治理”融合發展新模式,以文化聚“鄰”心,以服務暖人心,再通過“文化小切口”推動社區治理“新引擎”。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