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處處是課堂 愛學習人人是搭子
2023-09-26 08:54:5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一支腰鼓隊看 廈門人如何 讓學習成為生活方式 上周六舉辦的2023年廈門市“9·28終身教育活動日”暨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儀式,由廈門市教育局、湖里區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主辦,湖里區教育局、湖里區殿前街道、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開放大學)終身教育服務中心承辦。 今年的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主題是“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某種意義上,今年廈門終身教育活動日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由一群老奶奶揭幕——在湖里區殿前街道高殿社區腰鼓隊節奏分明的腰鼓聲中,拉開序幕。 高殿社區腰鼓隊算得上是“奶奶”腰鼓隊。一位隊員說,腰鼓隊不定時要訓練,她去訓練時,家里人笑她:“腰鼓有什么好學的?不就是左邊敲完敲右邊?”這讓她很生氣。她很認真地解釋:腰鼓隊是要變換隊形的,她從一開始只會簡單的一兩種節奏,到現在已經能打出十多種花樣,這些都是要一直學的。 還有一位隊員說,過去,她的退休生活圍著孫子和家務轉,加入了腰鼓隊后,她有了自己的興趣,現在充滿了激情和活力。她問記者:“你說我幾歲了?”不等回答,就又很雀躍地說:“我六十多了!” 但在腰鼓隊里,這位隊員還不算最老的。腰鼓隊年齡最大的黃奶奶,今年71歲。不過,黃奶奶不高興被冠上“最老”的稱號,環顧了四周后,才無奈地確認。她說,打腰鼓很好,腦力和體力都可以得到鍛煉。 主辦者說,啟動儀式上的每個節目都有“乾坤”。譬如,湖里區江頭街道的詩朗誦《巨變》,領誦人鄭道節曾獲全國“百姓學習之星”。鄭道節曾任武警水電三峽工程指揮部副主任。退休后,他身上兼了23個職務,比退休前還忙。早晨4:30起床,講課、組織活動、開展公益活動……直到傍晚6點才回家,他還將自己參與修建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一號線、參與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參與三峽工程建設等經歷寫成教案,講給學生聽。 市教育局說,從某種角度看,這個啟動儀式是廈門終身教育成果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主題的一個詮釋。 從三組數據看 廈門人與廈門如何在 終身教育“課堂”上雙向奔赴 1200名與10% “老少通吃”的社區教育 廈門松柏社區轄區面積0.42平方公里,每天約有1200名市民參與社區教育、學習、文化活動。 這是什么概念?這個社區現有常住人口12643人,也就是說,每天接受社區教育的人數,占社區常住人口10%左右。 松柏社區“老少通吃”——為孩子開設親子誦讀、夏令營,也為老年居民開設音樂、樂器、舞蹈、太極、中醫艾灸、書法、國畫等多種學習課堂,為居民就近、就地學習創造條件。 松柏社區的社區教育,不只是“風花雪月”,它還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學習培訓,例如,為社區的失業人員及全職媽媽開創“粉色學堂”,即手工培訓公益課堂等免費技能培訓。 在園山社區,羅其英從社區退休時,很多人不知道這位熱心的“羅大姐”會畫國畫,也會寫一手漂亮毛筆字——退休前,羅其英是社區殘疾人聯絡員,社區為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成立了國畫興趣班。為了能帶動殘障朋友一起參與社區活動,羅其英做表率也參加國畫班的學習。后來,她幫社區成立兒童書法興趣班,也加入孩子的學習隊伍中。 羅其英退休后,架不住大家熱情邀請,她出任園山社區手工奇“園”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還開班教居民們手工編織。在羅其英的精心施教下,學員逐漸上手,編織出成品之后,大家對學習這件事情就更有信心,更加喜歡編織,興趣日益高漲,同時,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朋友加入。 松柏社區的10%和羅其英,正是廈門社區教育的代表。 11秒與4天 101門課滿員的老年教育 越來越多廈門老人正在挑戰一種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當成年子女工作時,老人家應該待在家中,幫著打掃衛生、做飯和照顧孫輩。相反,他們跟上社會,融入社會,找到自己的快樂。 這些廈門阿公阿嬤前腳退休,后腳邁入老年大學。這使得老年大學一位難求。今年6月底,廈門老年大學新校區一期正式建成投用,它位于禾祥西路和斗西路交叉口西南側,方便老人上學。 新校區建成后,廈門老年大學一年招收學員近9000人次,比過去新增學位數2700多個,新增古琴、美妝、非洲鼓、中醫食療等十幾種課程,總門類達到105種,進一步滿足老年學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不過,從目前看,新增的學位數,可能又要趕不上廈門阿公阿嬤的學習熱情——本學年第一階段報名僅4天時間,報名總數超7400人次,較去年增長47.54%,滿員班級達101個,多門課程“秒光”,其中,鋼琴(初級1班)11秒就宣告滿員。 這幾年,廈門還大力推動各級各類學校開發“互聯網+生活”等適老化課程,組織青年志愿者、大學生和大學教師等,開設智能手機及電腦基礎應用、網購物品、醫療預約等課程,圍繞老人生活中常用的功能,進行針對性教學,促進老人掌握智能化設備,讓老人可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