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航班、6天6夜,從東南到西北......
2023-11-10 12:17:43? ? 來源: 思明快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山海協作,同心筑夢。 從東南沿海的福建到西北內陸的寧夏,一列航班跨越千里,在為期六天的采風中,用筆觸和影像聯結山海情誼。11月9日,廈門市思明區閩寧協作大型融媒體采風團繼續行走在閩寧,來自中央、省、市的主流媒體記者深入到當地的村鎮企業中,感受閩寧協作的豐碩成果。 閩寧協作結碩果 百姓不再“看病難、看病遠” 初冬時節,行走在閩寧鎮的街道,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到戶,隨處可聽見人們的歡聲笑語……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在這里展開。 村衛生室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守護農村群眾健康的“關鍵一環”。在木蘭村,一座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的現代化衛生室引來采風團的關注。 “這座去年新建的衛生室是廈門市社會幫扶援建項目,極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木蘭村黨支部書記何龍介紹說,2021年,在思明區中華街道的牽頭下,廈門企業投資113萬正式擴建木蘭村衛生室,成為閩寧協作看得見、摸得著的碩果。 “以前出門看病,村民們都要到縣城去看,現在不用再來回折騰了,大病小病都能在家門口看了!”木蘭村衛生室負責人姚杰表示,以前的衛生室面積狹小、設備老舊,承擔不起木蘭村的基本醫療需求。新建的衛生室配套設施全、環境干凈整潔,內設接種室、治療室、藥房等6個功能室,解決了當地四千多村民就近就醫的診療需求。 產業發展助脫貧 養殖業成為閩寧致富經 賀蘭山麓,大棚園區放光彩。作為閩寧協作重要產業扶貧項目,園藝村設施大棚園區占地830畝,座座大棚整齊劃一,棚內作物綠意盎然。采風團當日來到園藝村設施大棚園區,深入了解園區的作物種植、管理及經營收入情況。 “作物投資小,人工投入也不多!現在每個棚每年可以種兩茬地,整體銷路也能得到保證,每個大棚的年收入都能達到5萬以上。”今年65歲的袁俊成,是大棚園區的負責人,每次談到園區的240多個大棚,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目前作物主要以西紅柿為主,整個園區年產量可以達到800噸以上,也會種植一些藍莓、辣椒等作物。”目前園藝村設施大棚園區均已承包出去,整體年收入可以達到1200萬以上。 產業催生的紅利,總與百姓錢袋子相連。除了發展大棚種植,養殖業也是閩寧的致富經。2014年開始投產的閩楠養殖有限公司就根植在園藝村,這塊十年前還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如今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灘羊養殖場。 “當年單單平整場地便用了150萬,第二年就開始投產。”蕭索漸漸褪去,羊場在閩楠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楠的精心經營下,呈現出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為了保證肉質鮮美,所有圈內的羊只做三個月到四個月的培育。高品質的羊肉也因此得到了內蒙古等其他地區客戶的青睞。“目前我們每年發往廈門的羊也超過5000只。通過近十年的發展,羊場存欄量已達到8000只以上,年凈收入超過了3000萬元。” 聽著音樂、吃著精制飼料、喝著純凈水、享受按摩……在閩寧鎮的寧夏犇旺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膘肥體壯的肉牛,正在享受著悠閑的自由時光。 這處“金沙灘”上的養殖基地,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專業性和科學化。通過“在場+在線”全程管理,科學飼養不同生長階段的肉牛。據介紹,這里生產的高端和牛里脊肉,在北上廣深市場可以賣到每公斤800元,是名副其實的明星產品。 同樣位于閩寧鎮木蘭村的木蘭養殖園區,總投資2600余萬元均來自東西協作資金,“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加上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生產經營模式,幫助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木蘭村養殖區年產值約2000多萬元,形成顯著經濟效益。 激發內生動力 “讓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 水土滋養著釀酒葡萄,也滋養著勤勞的閩寧人。在閩寧這片“金沙灘”上,越來越多的閩寧移民通過奮斗,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嶄新人生。 “得益于黨的移民政策和閩寧鎮的發展,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在立蘭酒莊,劉莉的故事打動了采風團的每一個人。作為村里第一批搬出大山的年輕人,劉莉搬遷到閩寧鎮后不久便來到了立蘭葡萄酒莊工作。只有初中學歷的她靠著勤奮好學,從基層做起,一路成長為負責整個酒莊車間工作的主管。 “現在孩子也考上大學了,家庭收入也很可觀,許多和我一樣的移民姐妹也都在閩寧找到了生活方向。”如今,劉莉和丈夫都在立蘭葡萄酒莊工作,一個分管生產、一個負責種植,每年收入十余萬元,他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閩寧葡萄酒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源于閩寧人勤勞樸實、艱苦奮斗的精神。 近幾年,閩寧鎮產業扶貧項目遍地開花。在閩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通過“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閩寧禾美電商幫扶車間應運而生。 作為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培育、就業服務、電商創業孵化、技能培訓于一體的電商幫扶示范基地,禾美車間開辦的“巧媳婦創業超市”,吸納 80 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打造的“巧媳婦”直播帶貨團隊,向全國銷售枸杞、干果等各類寧夏特產,并將福建的優質產品引入寧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閩寧協作互利互惠。 在禾美車間,工人們正在包裝思明區總工會采購的寧夏農特產品,一份份紅色的包裝,包含著兩地的深厚情誼。“我們常說,福建就是我們的娘家,閩寧協作為我們帶來不僅是增收致富,更是信心和動力。”徐美佳是禾美車間的創辦者,每每談到福建與寧夏山海協作的情誼便激動不已。如今,禾美車間日訂單超2000單,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帶動當地近百名脫貧人員就業,探索出了一條新業態下就業創業富民新模式。 歲月荏苒,隔不斷閩寧交流協作;千山萬水,隔不斷兩地深厚情誼。連日來,廈門市思明區閩寧協作大型融媒體采風團用文字、影像、視頻等多種方式,全面展現了新時代閩寧協作的累累碩果。 在11月10日舉辦的閩寧產業投資發展推介會上,我們將見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攜手閩寧、落地閩寧,接續譜寫新時代閩寧協作、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