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作家沈世豪作為第一作者的報告文學《毛澤東在閩西》出版
2024-01-14 09:46:1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日報訊(記者 許舒昕)2023年是毛澤東130周年誕辰,沈世豪、何英合著的《毛澤東在閩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該書記述了毛澤東當年在閩西戰斗生活的故事,不僅記述了毛澤東在閩西遭遇的難和險、展現的智與勇,也描寫了一代偉人的深情大義和人生傳奇,讓讀者了解毛澤東自閩西發源的思想理論對中國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 《毛澤東在閩西》的第一作者沈世豪是福建浦城人,長期在廈門工作,今年已80歲。耄耋之年,他依然筆耕不輟,花三個月時間跋山涉水實地走訪閩西調研,最終完成這部近30萬字的政論體報告文學。近日,本報記者對話沈世豪,聽他講述創作背后的故事。 閩西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萌發地 記者:研究毛澤東的著述卷帙浩繁,《毛澤東在閩西》的特別之處在哪里?您為什么會創作這樣一本書? 沈世豪:寫毛澤東的書籍多,但鮮見作家學者對毛澤東在閩西的這段歷史進行比較詳盡的、全景式的梳理和總結。在毛澤東思想的寶庫中,他在閩西的實踐究竟具有何等位置?這個問題不僅直接關系到對毛澤東思想的深入認識與理解,更直接關系到閩西乃至福建在毛澤東思想發展史、黨史、軍史、新中國史中應有的地位和貢獻。 閩西是一片神奇的紅土地,我們常到閩西采風,這本書的另一作者何英是上杭人,更是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2021年,我們應約撰寫長篇政論體報告文學《方圓密碼》,在創作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發現,毛澤東在閩西的時間雖然不長,從1929年2月到1934年10月,短短5年多時間,他在閩西“思想建黨、政治建軍、民主建政”等卻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體系,閩西無愧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萌發地。這一新發現讓我們無比振奮。我們把這個發現向龍巖市委做了匯報,得到了他們的熱情贊許和全力支持,這就是《毛澤東在閩西》這本書的寫作緣起。 這不是我第一次寫毛澤東的故事。1993年毛澤東100周年誕辰時,我寫了《中國有個毛澤東》,這本書出版后發行量高達260萬冊。1994年,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全國“五個一工程”評獎,《中國有個毛澤東》名列“一本好書獎”獲獎作品中的第一名。正因為有這段實踐經歷,事隔30年,我們再寫《毛澤東在閩西》就有了自信和底氣。 花三個月實地調研,注重收集故事和細節 記者:毛澤東在閩西的革命實踐資料分散且繁雜,如何讓這些史料“活”起來?您是如何去還原史實的? 沈世豪:這是一個歷史厚重、主旨莊嚴、跨越時空的題材,我們深知寫作此書的難度和高度,絲毫不敢懈怠。2022年3月中旬開始,我們就沿著當年毛澤東的足跡一路尋訪、考察、調研,走訪了閩西的龍巖、長汀、連城、上杭、永定、武平,還有原來屬于閩西的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以及附近的建寧等地,從春寒料峭一直到酷暑的盛夏,整整花了三個月。應當感謝沿途各地的宣傳部尤其是黨史辦的同志們,不僅提供了豐富且相對準確的材料,還帶領我們親臨現場,尋找當地了解毛澤東在該地史料的紅軍等革命者的后代以及鄉親。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不僅了解史料、鑒定真偽,還特別注重收集故事和細節,從而獲得現場感,這是政論體報告文學鮮活的靈魂之一。例如,毛澤東避難永定岐嶺鎮金豐大山深處的牛牯撲,我們攀上海拔1296米的山峰,站在毛澤東親手提筆的“饒豐書屋”面前,書中這樣寫道:“這是世界上最簡陋的書屋了。毛澤東在閩西前后五年多時間,住過的地方太多,民居、祠堂、廟宇乃至古亭等,處處無家處處家。而今,走進這間書屋,佇立其中,凝思遐想,總覺得他老人家似乎剛剛離去,只要稍等片刻,那偉岸的身影和帶著濃重湖南味的鄉音,就會從門外閃現而來。”這不僅是我們的聯想,更是真切的感受。 人物名片 沈世豪,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8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廈門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有《中國有個毛澤東》《亞細亞的太陽》《陳景潤傳》等33部著作和長篇作品以及1500余篇短篇作品正式出版。創作并在央視等電視臺播出的紀錄片30多部。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