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實踐:美麗海灣養成記
2024-02-21 11:16:33? ? 來源: 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綜合整治后的五緣灣本報記者 施辰靜 攝 編者按: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創造性提出筼筜湖綜合治理理念。36年來,廈門市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以高水平海洋生態修復助力高質量發展。今日起,本報推出“鷺島蝶變 廈門實踐”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北緯24度,東海之濱。 山海江河溪島林,日月星辰風雨云,234千米海岸線蜿蜒曲折,自然的饋贈,造就了天賦的廈門。 取之有時,用之有度,萬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國“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歷經2000年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廈門在海洋開發上與自然、與世界呼吸吐納,塑造了獨特的人文與生態。 讓生態復歸于樸,讓生態文明愈臻于茂。作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海洋,既是廈門人的共識,也是廈門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 36年來,廈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動生態保護修復,從筼筜湖綜合治理出發,再到“海域、流域、全域”生態保護修復,構建優美海灣人居環境,增強海岸帶生態活力,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為國內外城市海洋生態保護貢獻了“廈門方案”。 何以廈門?近日,本報記者深入調研,探究廈門如何以高水平海洋生態修復助力高質量發展,持續激發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起步:筼筜湖綜合治理 帶來生態覺醒 早春時節,漫步筼筜湖邊,水清岸綠、白鷺低飛,湖中央的紅樹林帶郁郁蔥蔥。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作為廈門最美的城市會客廳,整治后的筼筜湖,一年四季不斷地向人們展示一幅幅高顏值城市畫卷。 然而,20世紀70年代初,筼筜湖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圍海造田、筑堤圍湖使原來近10平方公里的筼筜港變成了僅1.6平方公里水面的封閉內湖。20世紀80年代中期,長期污水直排使筼筜湖污染極其嚴重,生態功能基本喪失,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廈門作為首批4個經濟特區之一,當時處于改革開放艱苦創業時期,地方財政十分緊張,治理很困難。 1988年3月,彼時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面對筼筜湖現狀,思路清醒而堅定。“我來自北方,對廈門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貴的。”“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壞來進行另一方面的建設?(下轉第四版)(上接第一版)我自己認為是很清楚的,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來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 既要防止資源環境的“愚昧性破壞”,更要防止“建設性破壞”,帶著這樣的環保思路,習近平同志親自牽頭,主持召開關于加強筼筜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以充滿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創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20字方針。 “那是一次激動人心的大會。”曾任廈門市公用事業局副局長的張益河,對那次大會記憶尤其深刻,“全是干貨!會上成立了筼筜湖治理領導小組,市長親自抓治湖,以空前的力度,連續兩年拿出全市年基建投入的1/10即1000萬元用于湖區治理。” 筼筜湖治理迎來了春天。生態覺醒的廈門,開啟了對湖域范圍的重點整治攻堅和對生態文明的先行先試探索。 經年堅守,久久為功。經過30多年共五期的綜合整治,而今的筼筜湖,早已告別昔日的黑臭,蝶變為今日的“城市會客廳”,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2023年10月,筼筜湖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從1988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筼筜湖綜合治理理念到世紀之交, 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率先起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廈門城市治水、生態建設蹚出了路子、積累了寶貴經驗,喚醒了廈門社會各界加強生態建設的共同意識。 拓展:從治理一片湖到西海域綜合整治 從筼筜湖綜合治理出發,廈門不斷積極探索實踐,根據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要,統籌灣內灣外、島內島外、流域灣區、陸地海洋,有序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 夕陽下的海滄灣,湛藍的海水猶如一塊大玉盤靜靜地圍裹著陸域,漫天云霞輝映下,廈門中心大廈等地標建筑格外耀眼。 時鐘回撥到2000年之前,由于圍墾造地和港口建設等原因,海滄灣所在的廈門西海域淤泥沉積,海域面積縮小,納潮量大大減少,海水自凈能力降低。加上過度無序的水產養殖及周邊大量污水匯入,用海矛盾不斷加劇,富營養化嚴重,生態修復迫在眉睫。 此時的廈門,正面臨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邁進的十字關口,島內外一體化成為關鍵詞。 “要重視保護海灣生態,加強對近海水體的保護,抓好西海域綜合整治,防止水源和海灣水體污染”“堅持把凸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相結合,努力創建國際花園城市”。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廈門調研,對西海域整治、海灣型城市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西海域綜合整治,成為當時廈門市未來經濟發展、海灣型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 然而,西海域綜合治理工作牽涉面廣,涉及利益方多,難度大。從湖域治理到海灣生態修復,如何破局?如何推進? 2002年,廈門市人大通過《下大決心依法整治西海域,大力推進生態型海灣城市建設》議案,廈門市委隨后專題研究整治西海域,啟動實施養殖清退、補償工作。整治面積達70平方公里,投入經費2.3億元,清退養殖海域2萬多畝。通過三年綜合整治,改善了水動力條件,減少了赤潮災害的發生,調整了用海結構,確保了港口航運和濱海旅游主導功能的發揮,海灣型城市初現端倪。 以馬鑾灣為例。曾經由于開發建設不注重生態保護,馬鑾灣水域面積銳減到2平方公里,水質嚴重下降,周邊環境污染嚴重。通過退墾還海、清淤整治、生態補水等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如今的馬鑾灣,擁有長達25公里的環灣生態景觀帶和76公頃的城市濕地公園,綠化覆蓋率大于50%。“過去海水因為過度養殖富營養化,水質嚴重惡化,顏色很深。現在的海水,清澈透明。”馬鑾灣新城片區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蔡德進感慨地說。 2000年前后的杏林灣,長期的圍灣造地加上過度的水產養殖,導致環境惡化,這里一度難覓候鳥蹤影。 隨著杏林灣及周邊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的推進,當地觀鳥協會發現,鳥兒們飛回來了。如今,杏林灣已成為重要的生態濕地和鳥類棲息繁衍基地,目前灣區內共有鳥類14目38科9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6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有4種。杏林灣,成了飛鳥們快樂的天堂。 提升:高水平啟動環東海域綜合整治 如果說,以筼筜湖治理為起點,西海域的治理拓展了廈門生態修復的物理空間,那么五緣灣、環東海域的綜合整治則豐富了“廈門實踐”的經驗探索,意味著廈門生態文明建設邁入向縱深推進的新階段。 位于廈門島東部的五緣灣,與環東海域一堤相隔,是廈門島重要的地理門戶。過去,因為海堤阻斷、過度養殖、傾倒堆存生活垃圾等原因,自然生態系統破壞嚴重,一度被視為不適合居住的“風頭水尾”。2003年,當地人均GDP只有廈門全市平均水平的39.4%。 改變迫在眉睫。2005年,廈門市借鑒筼筜經驗,啟動了五緣灣綜合整治工程。 “當年有兩種選擇,一是拓寬原有老海堤,圍海造地;二是跨海架橋,做大五緣灣內灣,把大海還給城市。”廈門市政協原副主席潘世建介紹,在當時全國圍海造地火熱的大背景下,廈門沒有聽從把灣內填平的建議,而是及時調整五緣灣片區土地開發利用規劃,保留灣內89公頃原生濕地。 正是這個決定,讓昔日的灘涂鹽堿地,變身城市新的“會客廳”。海域面積由112公頃增至242公頃,生態用地比治理前增加2.3倍,建成廈門國際游艇匯、帆船港,吸引300多家知名企業落戶。截至2022年底,五緣灣片區僅土地價值就比2005年增長8倍多,創造的價值遠超出當時舍棄的地產開發收入。 “算大賬、算長遠賬,把生態優先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過程,堅持海洋開發和海洋保護并重。”潘世建說,五緣灣既是筼筜湖治理的成功復制,又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全新的探索。 從湖到海,跨島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廈門實踐”,一次次打開格局視野,實現由點及面、由單一要素到多要素、由局部到區域,更加系統的規劃思考。 環抱著中國最大的城市內灣——同安灣,金色的沙灘和七彩的跑道,串起沿線的酒店、游樂園、紅樹林、生態公園、科創園區等,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這里便是環東濱海旅游浪漫線。 很難想象,過去的環東海域由于水產養殖等多種因素,水體污染和淤積嚴重。“爛潮灘”變身“浪漫線”,環東海域的美麗蛻變,源自于生態廈門的整體系統謀劃。 2006年,廈門專門成立環東海域指揮部,按照“先保護后開發、先治污后發展、先生態后景觀”的理念,全面推進環東海域綜合整治。 從清退海上養殖,到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截污納管,再到入海河流的綜合整治,陸海統籌、綜合治理,成為環東海域“舊貌換新顏”的關鍵。 經過生態修復和保護開發,灣區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提升,納潮量增加了4400萬立方米,海域水體交換能力提升了30%,水體交換周期明顯縮短;人工修復沙灘45萬平方米,種植紅樹林濕地134公頃,保護修復自然岸線達到22.4公里;埭頭溪下游建成約20公頃的淺流河道、6.8公頃的濕地公園及55公頃的灘地景觀帶,流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達2.01億元…… “環東海域整治實現了廈門生態文明實踐由國內示范到國際樣本的深刻轉變,大大拓展了生態新城的發展空間,有力助推廈門躍升為國際知名海洋城市。”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引領:探索海灣型城市生態發展新實踐 一環數灣,眾星拱月。 從筼筜湖綜合治理出發,海滄灣、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五緣灣……一個個灣區綜合整治和開發相繼展開,從湖域到海域,再到流域、全域生態保護修復,廈門向生態環境質量要效益,深入探索海灣型城市永續發展之路。 廈門市翔安區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周魯閩介紹,廈門根據海域灣中有灣及水動力較弱的特點,加強海陸統籌,在國內沿海地區率先提出灣區綜合整治理念,以灣區綜合整治、海堤開口及海域清淤為重點,增強海灣水體交換能力,增加海灣環境容量,改善海水水質,恢復海洋生態系統功能。 阻隔廈門東、西海域的高集海堤長2212米,在廈門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飽含數百萬廈門人民感情,但海堤改變了水動力,使廈門東、西海域成為半封閉的港灣,造成海洋生態環境惡化,每年都要耗費巨資清淤。打開海堤對廈門人民尤其是當年建設者來說心情沉重。 經過廣泛征求意見、科研團隊背靠背論證,最后達成共識,2010年廈門市決定將海堤開口800米,同步啟動建設海堤精神紀念館。2016年完工后,東海域可向西海域日凈輸送水7100萬立方米,打通了東、西海域“經脈”,改善了海洋生態廊道。此后,廈門其余6座海堤全部打開并開展清淤,實現了灣區生態系統質量提升與經濟發展雙贏,再次為全國作出示范。 “廈門全域海洋生態修復,不是就海而海,或就灣而灣的生態修復,而是為海灣區域生態質量提升、生態韌性增強、生態功能與承載力增加、生態產品與人民福祉增多的海洋生態修復。”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長余興光說。 “如何以高水平生態修復助推高質量發展?我們在調研中進行思考,從廣東、廣西、山東一直走到廈門,好像就感覺到有了一個答案。”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盧麗華表示,廈門實踐的意義,就是為助推實現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提供了一個廈門樣本。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今日之廈門,已成為全球海灣型城市高水平生態修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廈門先后獲得“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東亞海岸帶綜合管理杰出成就獎”“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成就獎”“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榮譽。 生態傳承、馳而不息。“要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提升本島、跨島發展”,帶著總書記的殷切期盼,廈門牢記囑托,吹響了海灣型城市建設的號角,在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的同時,著力促進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發展,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由“綠色廈門”邁向“生態廈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布局合理、自然和諧、宜人居住、富有特色、充滿魅力的生態型城市。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