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珠的炒糖圓
2024-04-07 11:12:13?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家鄉古鎮港口有一個堂子巷,長不及百米,因一間澡堂而出名,有清以來,市井繁華。 麻珠家在堂子巷開了間舂米的,兼營麻團、油條、炒糖圓,生意很好。他家炒糖圓尤得小鎮人喜愛。父親說只要隨爺爺去澡堂洗澡,少不了品嘗麻珠家的炒糖圓。 88歲的父親聊起炒糖圓,眉飛色舞,神氣得像少年。他得意地說,“你們現在,是吃不到那種炒糖圓嘍!” 這年頭什么炒糖圓吃不到?我呵呵一笑,一點不信。飯店、超市、某寶……各色圓子都有。 父親笑瞇瞇,搖搖頭,“此圓非彼圓哦”,滔滔不絕起來。“其一,他家圓子獨特,不是搓,而是顛出來的,不需要和糯米粉,沒有揉壓,保持著糯米粉自身香濃的本性。其二,餡是用糖做的,與眾不同。從前物資匱乏,糖稀罕,能喝上一碗紅糖水難乎其難。吃上用糖做餡的圓子,絕對是一種幸福。” 每天,麻珠忙完油條麻團早市,就洗手顛圓子。把老紅糖捏成豌豆大的小糖球,放進鋪了一層糯米粉的笆斗,輕輕灑點水在糖球上,麻珠手捧笆斗,開始一上一下地顛。小糖球在他有節奏、有幅度地顛動中,立刻沾上一層糯米粉,自動生成餡兒,然后倒在篩子里篩,留下一個個白白凈凈的小圓子挨挨擠擠。緊接著,再倒進鋪了一層糯米粉的笆斗,灑水再顛,再篩,小圓子粘上的總是最細膩的糯米粉。倘若圓子大小不一,他會挑出大的,把小的再顛一次。就這樣反反復復又顛又篩,直到顛得額頭沁汗,豌豆大的糖球被顛成了小時候玩過的玻璃球大的圓子。 幾平方米的店堂,像一偌大的畫框,麻珠立在畫框里,認真而執著地顛著,路過的人總要瞥上一眼,露出贊賞的目光。這個過程耗時耗力,看起來輕巧,卻并不輕松。圓子要顛出力道,就像懸腕練字,功夫在其中。麻珠做起來,一氣呵成,行云流水,這是家傳,也是麻珠炒糖圓好吃的關鍵。顛好一篩,他總要喝口茶,潤心潤肺,順道松口氣。 麻珠一只眼睛不好,長相不迎人,但做事麻利,小鎮人愛吃他的炒糖圓,還有價格公道的原因。 洗完澡的人,像去了一層皮,渾身輕松舒爽,肚子仿佛也洗空了。厚重的門簾一掀,一顆顆溜圓飽滿的圓子映入眼簾,孩子一蹦就邁進店里,大人拗不過小孩的嘴饞,其實大人也嘴饞,那就一起點吧。 一旦客人點了炒糖圓,麻珠鏟子不離鍋,只聽得圓子間的沙沙聲、鍋鏟碰撞時的鐺鐺聲,一個輕柔低吟,一個鏗鏘高唱,熱鬧共鳴。三五分鐘后交響成最精彩的一幕——過油一收,戛然而止,圓子瞬間膨大一倍,個個如樣,絕不粘連。圍觀的驚嘆,享用的滿意。麻珠翻來覆去地顛其實就是為了讓糖圓保持在這樣一個最佳爆發點,等待最后一刻的厚積薄發。 用一青瓷小盤裝上,金燦燦,熱騰騰,一咬,糖汁入舌,酥香滿口,松軟韌滑的滋味兼有棉花糖的口感,大人孩子都贊不絕口。 這樣極致的口感,是難忘的,父親記憶猶新,說得臉上泛光。可惜,麻珠已作古多年,他的炒糖圓沒能傳承下來,再也吃不到了,小鎮從此少了一種甜美的味道。 父親望向窗外,眼神里滿是懷念。高大的香樟樹在風中搖擺,似乎在替我問,當下還有人愿意去做那費時費力的糖圓嗎?真想嘗嘗。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