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灌口鎮春耕正當時
2024-04-09 08:28:0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集美灌口鎮春耕正當時 老農教插秧 學問大! 農戶將一株株翠綠的秧苗插進田里。 記者體驗插秧。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桂楨 張江毅 圖/記者 楊進福)“轟隆隆!”一名村民駕駛“鐵牛”旋耕機,在田野阡陌間來回穿梭打田;而在另一方水稻田里,農戶們正將一株株翠綠的秧苗插進田中,彎腰、起身、再彎腰……無數次的重復之后,水田便染上了蓄勢待發的春意。人勤春來早,昨日,在集美區灌口鎮東輝村,農戶們不負好春光,在田間地頭忙碌勞作,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春耕畫卷。 在農戶的指導下,記者也脫掉鞋子、擼起袖子、挽起褲管,下水田體驗插秧。 農戶們麻利下田,走得穩穩當當。但記者一腳踩下去,就陷進了綿軟且寒涼的泥漿中,不時還有些碎石,要費很大的勁才能把腳拔出。水田深淺不一,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前行,一個趔趄就可能重心不穩,甚至躺倒,剛開始的腳步還有些許輕盈,行進不遠,步伐逐漸沉重。 “分苗的時候要把泥土掰開,秧苗要和泥土一體,更不能把秧苗弄斷。”“用大拇指中指食指夾牢秧苗,找準苗位,快速下插。”在老農示范下,記者們左手攥秧把,右手插秧苗,彎腰、起身,再彎腰,“以退為進”,插完一排再艱難地往后移。 農戶插的秧苗立穩水田、整齊劃一,而記者們插的秧苗東倒西歪,有的甚至漂了起來。原來是記者后退的時候雙腳沒有與秧苗的苗位錯開,導致秧苗種在腳踩的位置,根基不穩,不一會兒就脫離泥土,逐漸移位,而后漂浮起來。 插秧過程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有不少門道——插秧要一排排整整齊齊、間隔有序,深度、行距、間距都要講究。插得太深,秧苗浸在水里會缺氧;太淺容易整株浮在水面;行距太寬會讓產量不夠;太密又造成通風和光照不足。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體驗,記者找到些許感覺,秧苗東倒西歪的比例減少,漂浮的秧苗也減少了。直起身來,腰雖有些酸痛,但心里美滋滋,往后一望,剛給記者指點的農民阿伯已經插了很多秧苗,他喊了一聲:“夏天的時候你們要過來看看收成怎樣!” 背景 這塊“希望田” 兩年前還是撂荒地 “此次播種的水稻苗一共有25畝,預計明天可完成插秧。到今年7月底,預計收成約15000斤大米。”市委老干局駐村選調生肖明康說。 這一片土地,在兩年前還是一塊無人問津的撂荒地。2022年,東輝村“兩委”成功流轉70畝撂荒地。經過平整改良的土地種上了水稻、油菜花等作物,進行統一采購良種、運作管理,重煥新生。去年春天,這里種植的油菜花就變成熱門打卡點。 市委老干局派駐東輝村第一書記王藝景介紹,東輝村采取“‘兩委’帶頭、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稻香漁生態農業合作社,除了種植水稻、大豆、油菜花等,未來還將利用剩余土地引入農耕體驗、農業觀光、勞動實踐、戶外研學、露營休閑等新業態,實現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