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明星流量變城市留量?
2024-05-08 09:03:2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回歸理性 下半年市場節奏變緩 演出需更追求精品化 大型演出流量正源源不斷撲向廈門,而更早吃上這波紅利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感覺到市場回歸正常后的節奏變緩。北京等地的一些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將是熱度回調的一年,演出會從追求規模化和下沉,轉變為追求精品化。而近期部分城市舉辦的演唱會、音樂節出現演出質量打折扣、演出取消等讓歌迷不滿的現象,也為廈門從業者提了個醒。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是市場對于演唱會的渴望期,去年我們在外地的大部分演唱會,不需要太多宣傳推廣,票賣得很快,但我們預判,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市場會趨于正常,消費者購票觀演也會更加理性,出現‘秒光’的場次,將只剩下三分之一。”馬孋說。 不過她表示,相比2020年之前,整個演出市場還是呈現向上走的趨勢,大環境對于演出行業還是很友好的,“在有序舉辦的前提下,我認為廈門音樂演出的數量應該越多越好。我們今年的場次比去年更多,只不過面對回歸理性的消費市場,會更講究銷售策略,比如場次的排期,避免演出同質化,宣傳上也會更注意節奏,同時也著力于小型演出,孵化像告五人這樣的精品樂隊。” 作為較早舉辦商業演出的城市,廈門基于對演出市場的觀察研判,近年來不斷更新服務政策,推出一系列積極措施,并根據新情況調整優化。例如廈門在全國率先取消演出贈票,充分保障企業售票比例和盈利點,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去年5月,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廈門市財政局印發了《廈門市繁榮演出市場實施辦法》,對在非專業演出場館舉辦單場售票3000人以上至1萬人的營業性演出活動,按演出舉辦單位單場售票收入的1.8%獎勵;單場售票1萬人以上的營業性演出活動,按演出舉辦單位單場售票收入的2.4%獎勵,以真金白銀大力支持企業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包含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旅游駐場演出等)。 市場日漸升溫,尤其在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活躍的當下,非常考驗演出主辦方對于演唱會質量、演出現場的把控,對歌迷購票、觀演流程的服務能力以及面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處理能力等。“相關部門在項目審批時,要對這些情況充分考量。”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畢竟一場演唱會可能直接影響一個城市的形象和口碑。 借勢發力 挖掘更多演出新品類 打造常態化音樂IP 廈門要如何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采訪中,演出行業從業者有一個共識——制造廈門自己的優質音樂產品,打造城市音樂內核,提升城市吸引力。 熱門演唱會之外,相關產業人士也在持續挖掘其他演出品類的市場潛能。“五一”假期,第二屆元氣森林音樂節在海滄馬鑾灣音樂海岸落幕,超過3.4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樂迷共赴這場音樂盛宴。6月,這里還將舉辦智慧未來&IFC電音節,填補廈門大型戶外音樂節的空白。 據場地方廈門廣電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演唱會,大型戶外音樂節具有很強的流行性和社交屬性,在兩到三天的演出里,每次演出一般持續8小時,酷炫的舞美、熱烈的音樂演出和豐富的消費場景,構成獨特的沉浸式文化體驗,不少外地樂迷往往呼朋喚友一起來,甚至連看兩天,綜合效益十分可觀。同時,場地方還透露,IFC電音節在未來五年將連續在廈門舉辦十場,通過常態化舉辦,將帶動電音培訓、音樂制作、演藝經紀等上下游產業在廈門落戶,加快我市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 Livehouse也是廈門音樂產業版圖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不少主理人堅持各自的業態類型,孵化自己的樂隊、樂手,培育了一批忠實的粉絲,有的甚至輸出到其他省市,展示廈門的音樂品牌力量。 MiM是新近在廈門落地的全新音樂品牌,除了MiM Live這個展演空間,還有一家“造樂者”音樂公司,致力于為原創音樂人、歌手提供展現的舞臺和音樂版權相關服務。 “廈門的城市氛圍和營商環境非常適合流行音樂創作和發展,所以我們落地廈門,基于豐富的原創音樂版權和藝人資源,面向全國,做流行音樂。”MiM主理人鄭皓告訴記者,目前MiM Live每天都有常駐歌手演唱,平均每半個月還有具一定知名度的“飛行嘉賓”來廈門表演,包括《中國好聲音》《創造101》等綜藝節目的實力唱將等。“預計MiM每年有六七十組藝人嘉賓到廈門演出,希望可以豐富廈門演出市場內容,同時帶動一批原創音樂工作室和相關產業公司落地廈門。” “我們認為廈門演藝市場應該趁勢保持熱度,讓跨城觀演為廈門帶來更多活力。在引入外來演出的同時,還要打造更多常態化、節慶化的音樂IP,串聯全年度音樂活動,打造廈門的城市音樂符號,從而更好地賦能城市文旅發展。”陳圣賢表示,天視踐行“文旅商體”融合發展,將繼續致力于廈門城市音樂活動的打造。馬孋告訴記者,吾愛稻草也將利用豐富的演出資源,聚焦兩岸流行音樂,在廈門打造海峽兩岸流行音樂文化中心。 記者手記 曲終人不散 引客更要留客 數十場明星演唱會以及各類音樂現場演出無疑將為廈門的文旅市場帶來巨大“流量”,大量外地歌迷會在廈門住一晚,不少歌迷還會在廈門深度游。如果按照業內門票與其他消費1:4的比例估算,這些歌迷為廈門帶來的出行、住宿、餐飲等消費總量將十分可觀。 客流涌入,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城市的服務水平、接待能力帶來一些挑戰。在演出方面,新場館雖然已經投入使用,觀演效果也良好,但在場館引導、交通疏導、餐食配套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改善空間。 采訪中一些歌迷和業內人士也提出,在“演唱會+文旅”的模式打造上,一些非一線城市的“打法”或可借鑒。例如海口、太原、衢州等地針對演唱會歌迷打出“寵粉”組合拳,在酒店服務、文化推介、景點優惠、交通優惠、商家購物優惠等細節上各出奇招,通過歌迷的傳播、發酵,為城市文旅創造了良好的口碑。 2024年,廈門市朝著打造全國旅游品質標桿城市和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的目標,大力推動“旅游品質年”建設,全力打造“海上花園 樂動廈門”城市文旅品牌,當前,面對可以預見的客流,從政府部門到演出機構再到這個城市中的每一位主人,如何“待客”,如何將“流量”變成“留量”,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