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華麗轉身” 湖里走了這幾步棋
2024-05-13 09:07:3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提子:啃下兩根硬骨頭 無證園成為歷史 小區配套園轉公辦 在普惠性幼兒園數量不夠多時,對于無證園,主管部門陷入兩難:如果取締它們,孩子要分流到哪里去,但如果將它們轉正,不少幼兒園連消防都不過關。 湖里區一度也面臨這個困境。2018年,該區開始無證園專項治理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當時湖里區有150所無證幼兒園。 現在看來,湖里區以極大勇氣和智慧開始無證園專項治理,采用有堵有疏策略,一年后交出高分答卷:經整改達標后正式審批62所,關閉88所,讓無證園成為歷史。 小區配套幼兒園轉公辦,是湖里區啃下的另一根硬骨頭。有一陣子,不少小區都是“窮人”長了個“富身子”——小區的配套幼兒園沒有公辦園,只有高收費的民辦園,這里有歷史原因,例如,幼兒園建成后沒有交由教育部門開辦,而由開發商等出租給民辦園辦學。 2018年起,湖里區對全區55所小區配套園進行摸底,排查出15所需要治理的幼兒園,并采取無償移交教育部門辦園、轉型為國企辦園或普惠性幼兒園、就近補建公辦園等辦法,最終全部完成治理任務。 禾盛幼兒園是其中一所,它的前身是一所民辦園,也是湖里區水晶森林小區的配套園。2020年6月,經湖里區政府相關部門協調,這所民辦園轉為公辦園。 莊志勇住在水晶森林小區,在他的孩子的幼兒園從民辦變為公辦后,他立刻感受到了變化:每月孩子保教費由2600元變成了420元。 不過,在莊志勇看來,改變的不僅是保教費,還有辦園質量:“現在幼兒園就像是在一個小樹林里,孩子們的活動場地更大了,各種興趣活動也越來越多了。” 湖里區教育局介紹,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新建小區依標配建的6所幼兒園已全部移交辦成公辦園。 與此同時,湖里區鼓勵辦園條件較好的規范性民辦園加入普惠園行列,并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財政扶持,2023學年共撥付分級收費財政補助資金10371.76萬元。 雙活:用好“第三只眼” 公辦園幫扶民辦園 形成“湖里經驗” 很長一段時間,無論再怎么快馬加鞭,湖里區公辦園的建設速度,還是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這也意味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必須就讀民辦幼兒園。因此,民辦幼兒園辦得好不好,變得比以往更重要。 一直以來,湖里區通過“小片區管理”,讓公辦和民辦幼兒園“手拉手”來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園水平,每學期開學,民辦幼兒園填寫需求表,描述最想得到什么項目的指導和幫助,使得公辦園的幫扶更加有針對性。 應該說,幼兒園的小片區管理,并不是湖里區獨有,不過,該區很快創造出了“湖里經驗”——把督導和原有公民辦園共建片區融合起來:公民辦園劃分為6個督導片區,每個片區設1名總督學,以問題為導向牽頭指導各公民辦園規范辦園行為,通過多形式研討解決片區存在的共性、個性問題,提升轄區內幼兒園的辦園品質。 責任督學被稱為“第三只眼”,也就是說,湖里區將督導和幫扶結合起來,相當于在民辦幼兒園安裝“高清探頭”,不僅能發現問題,將幫扶中發現的問題,通過片區督導加以落實,而且,責任督學參與民辦園年檢、審批、定級、降級、關閉等,還可以借助行政力量督促整改,提升幫扶成效。 湖里街道片區是其中督導片區之一,該片區民辦園老師一度頻繁流動,督學通過以“督+查”提高民辦幼兒園老師工資待遇,以“督+幫”加大教師專業培訓力度,以“督+導”增強民辦園教師隊伍凝聚力。 近年來,這個片區民辦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持有率,從過去六成增加到現在接近100%,教師人均教齡提高到6.67年,最高16年。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