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漂垃圾密度明顯下降
2024-06-07 09:06:0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精準分類海漂垃圾 守護特區碧海藍天 廈門海漂垃圾密度明顯下降,海洋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持續提升 廈門日報訊(記者 謝嘉迪)廈門經濟特區因海而興、伴海而生,獨特的沿海風貌和環灣海景賦予了它“海上花園城市”的美稱。如今,隨著海洋經濟蓬勃向前,“海漂垃圾”成了城市高顏值建設中不可忽視的議題。 今年世界海洋日(6月8日)來臨之際,廈門市垃圾分類中心再度聚焦海漂垃圾分類處置工作,通過源頭以及中末端系統把控,助力海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以實際行動守護碧海藍天。 昨日,記者來到了廈門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這里是特區海漂垃圾清理處置的前沿陣地。每天,“廈海環”8艘機械清掃船都要從此地駛出,對轄區海域展開清漂作業。兜網下沉入海、隨著航線沿途清理 ……當兜網再度升起時,環衛人員的分類工作便開始了。 “廈門海域海漂垃圾有近8成是樹葉、樹枝以及浮藻類植物。倒入甲板上的其他垃圾箱前,環衛人員都要把它們中間夾雜的塑料瓶、浮球等從網內層層剝離。在市垃圾分類中心指導下,這些可回收物將集中處置、送往回收點資源化利用。”今年是市環衛中心環境監管考評員江志毅負責廈門海域海漂垃圾監管的第5個年頭,在近些年工作中他注意到:海漂垃圾量少了。 從2017年廈門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鋪開至今,廈門海上環衛管轄海域從63平方公里擴展到了230平方公里,每年海漂垃圾總量非但不增加,反而有逐年減少的趨勢。這其中的關鍵,與垃圾分類工作縱深推進密不可分。 截至2024年,廈門全市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均超過98%,準確率超過85%,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在黃厝、五緣灣等臨海熱門景區能直觀感受到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集中收運點分類桶排列有序,市民游客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塑料瓶、面巾紙、果皮等多類垃圾精準投放,分類不松勁、轉運不隔夜、垃圾不入海,垃圾分類人人參與、人人共治,有效實現海漂垃圾減量化。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廈門海漂垃圾密度為59.56㎡/km,同比下降31.32%,遠低于海洋環境清潔標準(100㎡/km),近海、岸灘可見垃圾明顯減少,海洋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顯著提升,灘凈海碧美麗海灣還在不斷刷新著自己的“高顏值”。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