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后溪鎮城內社開展城隍廟民俗活動
2024-06-20 08:32:0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化紐帶牽兩岸 凝聚鄉村振興力量 集美區后溪鎮城內社開展城隍廟民俗活動,讓兩岸同胞越走越親 位于城內社的兩岸大學生鄉建鄉創實訓實踐基地。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應潔)鑼鼓喧天,張燈結彩——這兩天,位于集美區后溪鎮城內社的霞城城隍廟分外熱鬧。6月18日正值農歷五月十三,是一年一度的城隍爺“神誕日”,每年這個時候,霞城城隍廟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海峽兩岸鄉親和游客紛至沓來。 兩岸城隍廟“緣”是一家 城內社古稱霞城,這里不僅是全國文明村、福建省傳統村落,更是閩臺交流的重要地標。資料記載,霞城城隍廟始建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道光元年(1821年),同安人陳金絨奉請霞城城隍廟城隍金身渡臺,并于1859年在臺北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霞城城隍廟因此成為臺灣諸多城隍廟的“祖廟”。 “臺北的城隍廟為什么叫霞海城隍廟?就是為了紀念故鄉的霞城城隍廟,古霞城有個城門叫‘臨海門’,因此臺北的城隍廟就各取一個字,叫作霞海城隍廟。”集美區政協文史顧問、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員、區霞城城隍文化保護中心成員王堅峰說 。據介紹,每年農歷五月十三、農歷十一月二十二分別是城隍爺的“神誕日”和城隍廟的“祈安日”,每逢這些重要節點,臺灣分廟都會派人來到祖廟走訪、交流。 “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后,祖廟跟臺灣分廟的交流互動逐漸熱絡了起來,臺灣的陣頭表演、七星步等慢慢回傳到大陸,反過來豐富了祖廟的城隍文化。” 王堅峰介紹。2022年,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廟會習俗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臺青創業“鄉”約城內 在來來往往中,兩岸同胞越走越親。以共同的文化為紐帶,許多臺灣青年跨越海峽、慕名而來,在城內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在距離霞城城隍廟不遠,臺青王圣棻主理的餐廳“野行”就坐落于城內的古厝之中。這處古厝本是一處荒廢多年的民居,在臺青們的改造、重修之下,廢棄的古厝變身為古樸又不失小清新的兩岸融合料理和輕食餐廳,現在成了頗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店。 “這里的村民非常熱情,經常用閩南話叫我們去泡茶、聊天,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還和鄰居一起包粽子。”王圣棻說,他從小就很喜歡鄉村的生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年輕人走到鄉村,發現鄉村的美。” “阿嬤對我講,往海的那邊去,有座城隍廟,我的根在那里。清晨有犬吠,飯香飄千里……”同樣扎根在城內的臺青、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負責人吳炳璋和小伙伴們創作的《城內之歌》,唱出了兩岸融合的心聲。 “我來自臺南,在鄉村長大,來到廈門后,在城內認識了很多朋友,決定在這里扎根。”吳炳璋認為,圍繞鄉村振興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開發兩岸的城隍文化IP、活化利用當地的閩南古厝、開展兩岸研學等。據介紹,目前已經有20多個臺青的創業項目落戶在城內,他們以城內社為實踐基地,帶領兩岸青年走進鄉村,開展文旅融合、空間改造等活動,進行投資創業。他們還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等新媒體形式,向兩岸年輕人傳播城內社的風俗、村史和美食。在吳炳璋看來,福建、廈門有很好的對臺政策,“臺青想要來這里創業,都可以找我們,我們基地就是一個大平臺,可以為臺青找資源、找項目。” 開門“鄉”見,打開鄉村振興的大門,也打開兩岸鄉親的“心門”。面向未來,吳炳璋也有更大的愿景。“我們想通過這個基地,探索兩岸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和品牌,把城內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示范點,讓大家可學、可看、可復制。” 他說。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