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如何凝聚合力留住鄉愁? 這座三百年古建里有答案
2024-07-01 09:08:1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轉機 一份檢察建議 凝聚古建保護多方合力 突破,從檢察機關的一份檢察建議開始。 2021年上半年,湖里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聚焦文物保護問題,派員實地查看了轄區內3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坂美社“坂美九十九間”就是其中之一。 檢察機關調查發現,紅磚古厝在夾縫中生存是共性問題。為此,湖里區檢察院向湖里區文旅局制發檢察建議,提出應加大文物保護監管力度,確定專職人員,建立長效機制等。 檢察建議很快得到了區文旅局的重視。其中,“坂美九十九間”地處舊村整村改造的項目范圍內,雖然業主尚未交房,區文旅局仍抓緊開展現場勘察、編制設計方案。 與此同時,檢察建議分別發往城管和街道等部門,督促職能部門依法查處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周邊違反城鄉規劃管理的新增違法建設,加快推進征拆進度,并很快得到反饋,形成古建筑共同保護合力。 “履職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了文保部門的工作難點。文物保護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個部門唱‘獨角戲’,我們希望以公益訴訟履職,讓文物保護工作變成‘合奏曲’。”承辦該項目檢察建議的檢察官表示。 探索 商議文保對策 留住城市情感和記憶 2023年5月,坂美民俗文化園正式動工建設,也同步開啟了“坂美九十九間”的修繕保護。 歷時一年多的建設,民俗文化園有望在今年夏天竣工開園,園區內除了“坂美九十九間”建筑群外,還有石時榮宅(大夫第)、石大春宅、坂美石氏家廟、王清祥宅(番仔樓)等一批修舊如舊的老建筑。 “歷史老建筑,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情感和記憶,更是鄉愁所在。”在廈門市老禾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文史專家黃國富看來,湖里區以檢察建議為突破,凝聚起老建筑保護合力的做法,值得點贊。 在古建筑的保護過程中,當地還“挖”出了不少“老寶貝”——一批僑批拼接出海外親人與家鄉聯系的故事。市人大代表鐘慶達表示,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文物承載的那段歷史。坂美民俗文化園內的“番仔樓”由華僑出資建設,他建議在修繕時應利用其中的華僑文化因素,讓文物講述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的愛國主義精神。 6月中旬,湖里區檢察院召集職能部門負責人、文史專家、人民監督員等召開公益訴訟圓桌會議,希望以圓桌會議匯聚多方合力,共商共議文物保護對策。 “城市化進程,要保護好這份珍貴的記憶,我們的古建筑保護修繕要更專業,在工藝、材料等細節上需要更多的打磨和考量。”廈門市博物館原副館長、文博研究員鄭東提出了中肯的意見。這一意見也得到了湖里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的現場回復。 今年5月,《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方案明確,歷史街區、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等都是城市文脈賡續的歷史記憶、發展歷程的縮影,廈門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應保盡保,守護傳承歷史文脈。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廈門還將通過重新修繕、利用一批歷史風貌建筑,摸索形成具有廈門地方特色的歷史遺產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的機制。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