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兩岸青年用創意“喚醒”古村文化記憶

2024-07-01 13:15:00? 作者: 郭妮妮?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2022年,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霞城文化節。(王堅峰 供圖)

6月18日,正值農歷五月十三,一年一度城隍爺的“神誕日”,每年這個時候,后溪霞城城隍廟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鄉親和游客前來共襄盛舉。

百年古村落 牽起兩岸情

城內社古稱霞城,是一座界城,也是一座臨海的防城,清康熙元年(1662),由同安總兵施瑯督造。在后溪村土生土長的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霞城城隍文化保護中心的王堅峰介紹說,霞城古城池呈橢圓形,原東西寬150米,南北長200米,設有4座城門,各城門附近還按照閩南風俗建了廟宇,南面靠海一側的是“臨海門”,右側建有城隍廟。“當時臨海門外的海水會涌到城隍廟前,出海遠渡的人,會到城隍廟來祭拜,祈求平安。”

如今,四座城門僅存北門一段長30米、寬7米、高4.5米的遺址,門額石匾上鐫刻著“拱辰門”。散落在村中的城隍廟、公德牌坊、五落大厝等眾多古建筑保留完好或原址重建。特別是庇佑一方水土的霞城城隍廟,歷經360多年的風雨,依然氣勢恢宏、香火鼎盛。南城門尚存的“臨海門”石匾保存于廟中。

霞城城隍廟不僅是霞城文化的象征,更是海峽兩岸同胞親情互通與情感交流的紐帶。道光元年(1821),同安人陳金絨奉請霞城城隍廟城隍金身渡臺,并于1859年在臺北大稻埕興建城隍廟,因懷念故鄉霞城和臨海門,所以取名“霞海”。此后臺灣其他地方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地紛紛從霞海分爐,興建城隍廟。20世紀90年代初,臺胞宗親憑借“霞城”“臨海門”的線索,幾經輾轉找到城內的“祖廟”,文脈相連的故事翻開了新的篇章。

“得知祖廟已拆,臺胞宗親很快籌集了500多萬元人民幣,在城內原址上重建了霞城城隍廟。”王堅峰說,2019年村里成立了霞城城隍文化保護中心進行傳承和保護,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每逢農歷五月十三和農歷十一月廿二(祈安日),霞城舉辦盛大廟會活動,閩臺兩地城隍廟派出隊伍前來,組成繞境巡游隊伍,神將陣頭在隊伍前開道,五祖拳、宋江陣、歌仔戲、腰鼓隊民俗表演輪番上陣,共同祈求風調雨順、平安順遂。2022年,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鄉村中溯源 在共建中共融

連接著城隍廟與拱辰門的老街,兩旁是一座座石厝古宅。據考證,這條老街曾經是非常繁華的貿易場所,兩側有客店、藥鋪、酒坊,商人往來川流不息,或住店休息,或把酒言歡。如今,城內老街恢復了往日熱鬧的景象,每到周末,一撥一撥的游客來到這里參觀、研學,細細品味這個閩臺文化濃厚的特色古村落。

晨曦微露,霞城在晨霧中蘇醒,城內村口鐫刻著"海峽兩岸"的石碑,見證了無數次跨越海峽的相聚,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人走進城內。來自臺灣的吳炳璋因為被城內的風土人情吸引,選擇留下來從事鄉村振興事業。“我在鄉村長大,這里很像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和村里人聊天,有種回到家的感覺。”吳炳璋和團隊在城內打造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用新媒體方式挖掘城內的“村風、村史、村食、村歌”,還創作了《城內之歌》,吸引兩岸青年關注鄉村文旅文創。

始于文化,落腳于產業。古厝老宅在維持原有風貌的基礎上,改造成了復古的供銷社、婚俗體驗館、香文化研學館,以及私廚菜館、奶茶店等。臺青王圣棻在距離城隍廟不遠的一座閩南老屋里開了西餐店,他在古村尋覓到自己最喜愛的氛圍,村里的街坊鄰居很友善、熱情。此外,空間改造、文旅研學、青年手創、網絡直播等業態被引入到古村中,以“城隍爺”“月老”為IP設計的文創產品深受年輕人喜愛,兩岸青年深耕鄉村,用青春創意為古老鄉村注入活力。

“城內有陣風,風吹過之后,把‘這村’文化帶動起來。”吳炳璋說,很多青年人來了城內之后,就被這里的氛圍吸引,想要留下來開創一番事業。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希望為青年提供政策解讀和資源支持。目前,城內已吸引了近20個兩岸青年項目入駐。

城內的昨日,承載了許多人心中的鄉村記憶。而在兩岸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深藏于歷史中的古厝寺廟被賦予了更多新的時代內涵。“阿嬤對我講,往海的那邊去,有座城隍廟,我的根在那里。清晨有犬吠,飯香飄千里……”由臺灣青年創作的《城內之歌》從古村唱響,傳向四方。(記者 郭妮妮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