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科研團隊揭示3000年來中原地區人群遺傳穩定性
2024-07-22 10:48:44?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7月21日訊(通訊員 戴佩琪)近日,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等單位聯合在Science Bulletin上發表了題為“Ancient genomes shed light on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 的研究論文,成功提取和測序了從西周、春秋、唐代到明清時期的中原地區38個古人的基因組,論證了3000年來中原地區人群遺傳穩定性。Science Bulletin為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18.8。 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的古代DNA研究表明,與仰韶文化相關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黃河流域粟黍農業人群從中原地區遷徙擴散,通過甘青地區登上了青藏高原,向東北遷徙到西遼河影響了紅山文化,向西南達到川滇地區。在仰韶文化擴張的同時,中國南方人群持續遷入黃河流域并與黃河流域人群廣泛融合,比如龍山文化人群就帶有南方遺傳成分,這種人群遷徙和混合模式恰與距今4500—4000年前長江流域稻作農業顯著北傳相契合。雖然我們對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人群遷徙擴散有了初步認識,但由于缺乏古人基因組數據,我們還不清楚過去3000年里動蕩的政權更迭、連綿不斷的戰爭和非漢族政權的統治對該地區人群遺傳組成的影響。 研究人員成功提取和測序了從西周、春秋、唐代到明清時期的中原地區38個古人的基因組。研究人員將新測序的中原古人樣本與之前已發表的中原新石器時代古人和現代河南漢族基因組數據合并在一起,進行了跨時間尺度下的群體遺傳學分析。研究人員觀察到,自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中原地區沒有看到明顯的人群遺傳結構的改變,并沒有受到印歐人群、匈奴和鮮卑等北方游牧人群的顯著影響,這與歐洲動蕩的人口歷史形成鮮明對比。唯一的遺傳離群值是一個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個體。該個體與一些現代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人群相對遺傳同質,都可以被模擬為中原古人和東亞南方古人的混合。鑒于所有古代中原樣本和今天生活在中原的漢族人群都沒有表現出如此高比例的東亞南方相關血統,研究人員認為該離群個體不太可能代表明清時期中原地區的主要遺傳譜系,而更可能是來自華南的移民,比如清政府曾派遣大批被稱為“閩營”的福建軍民到中原進行開墾等。該研究填補了中原人群距今3000年來的古基因組數據的部分空白,擴展了我們對中原人群歷史的理解。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馬昊、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周亞威、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王睿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傳超、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周亞威和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王睿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