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推動保護與更新并舉 傳承弘揚同安古城歷史文化
2024-08-03 09:38:4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風華越千年 古城賦新曲 廈門推動保護與更新并舉,傳承弘揚同安古城歷史文化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袁舒琪 通訊員 趙靜 余雪燕)保護好同安的歷史文化資源,就是留住廈門的歷史文脈。 五代創建的文廟,北宋建造的婆羅門佛石塔,建于宋朝、明清時期多次修復的銅魚池……行走在同安古城,處處閃爍著千年古城的歷史風華。 當前,廈門正努力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進一步梳理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延續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自信。作為廈門文化發源地,同安古城蘊藏著豐厚的物質文化、珍貴的精神財富,成為留存城市記憶、品味歷史底蘊的重要載體。 綿延文脈 重申同安古城保護范圍 同安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宰相故里”“閩學源頭”“提督搖籃”等重要的歷史文化名片支撐的“千年古城”。歷史積淀結合秀麗的自然景觀,勾勒出一幅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秀美畫卷。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遣左翊將軍許濙入閩并“永鎮斯土”,揭開了同安文明史的序幕。一千七百多年前,“同安”這個名字開始見諸史冊。公元933年同安正式實施縣治,直到1997年撤縣設區,持續1064年。今天的廈門市行政區域,正是從古同安發展而來,可謂“未有廈門,先有同安”。 歷史上,朝代更替、開疆拓土、販海墾山,都為這片古老的土地鑄就了豐富的“文化基因”。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專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同安現存許多文物古跡,其中不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安孔廟、宋代婆羅門佛石塔(兩處)、蘇頌故居蘆山堂、同安古城墻遺址…… 多元的文化屬性令同安古城展現出不同時代的建筑形式與風格,目前同安古城中不僅仍保留著極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紅磚民居古厝,還有展現閩南地方文化的祠堂寺廟,濃縮南洋式建筑精華、體現東南亞文化特色的商業騎樓等。這些古建筑的每一磚每一瓦、每根梁柱每幅彩繪,都與古同安的軍事、教育、商貿、生產等領域息息相關,彰顯同安昔日文化的輝煌與榮光,講述著文化記憶與鄉愁情懷。 可以說,同安古城是廈門城市建設之起源、朱子理學傳承之見證、閩臺文化發展之承載、多元建筑風格之承載。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千年歷史文脈,廈門正在編制的《廈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4-2035年)》重申了同安古城的保護范圍,明確了同安歷史城區以環城北路和東西溪為界,并以縣衙舊址和鐘樓為中心構建起同安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彰顯同安歷史城區的核心保護格局。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力度推進同安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更好推動保護與更新并舉,把具有廈門特色的歷史文脈傳承好、發揚好,擦亮銀城文化底色。 推動煥新 堅持應保盡保以用促保 “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縱觀同安古城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堅持對歷史文化遺存應保盡保、以用促保,正是基本原則和努力方向。 同安縣衙舊址、同安孔廟、蘆山堂、雙溪公園、銅魚池公園、王祖厝……信步于同安古城歷史文化街區,總能與千百年前的歷史印記不期而遇。當前,通過保護修繕、活化利用,這些留下歲月滄桑痕跡的文物古跡正被注入全新活力,向市民游客“述說”歷史故事。 踏入打石巷,深藏此處的“王祖厝”一改過去荒蕪破損的模樣。這個近日修繕完工的古厝建筑群,陸續建于清代至民國時期,不僅是王氏祖祠,還曾設有私塾。如今的“王祖厝”整潔、開闊,同時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著原汁原味的風貌。這里藏有一方鎦金木匾,為晚清重臣左宗棠所題“誼安桑梓”匾。大厝前埕左右兩側,各立一對旗桿石,象征著不止一名族人考中功名的光輝過往。巷子邊,留存著砌磚敬字亭,為古代學生焚燒廢稿之用。 被視為同安古城歷史文化街區核心與“靈魂”的同安縣衙舊址,始建于公元929年,既是千年遺址,也是市民文化公園。在同安山高地厚水闊的山水格局間,縣衙的特殊選址,是朱子理學文化造城思想的體現與展示。深入其中,別有一番天地,這里建有全球首座實質性運行的朱子書院,還藏著同安文庫、海峽兩岸家風家譜研究中心、閩臺民俗文化展示館等一系列文化場所,構筑起古同安歷史文化研究園。其中,朱子書院曾是朱子居家會友、讀書著作之處,如今仍辦學不斷,尊師重教樂學之風浸潤著莘莘學子,書聲瑯瑯縈繞耳畔;同安文庫由老縣衙紅磚樓改造而成,系統收集展示各界人士捐贈的學術著作、書畫作品、音像視頻、非遺展品、文創產品等,成為同安文化資源的集中地,為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支持;海峽兩岸家風家譜研究中心存有紙質族譜2000多冊、電子檔案族譜約5萬冊,設有詹姓、彭姓、許姓、江姓等館藏族譜專區,是兩岸宗親尋根謁祖的良好載體;在閩臺民俗文化展示館,則存放著大量民國時期乃至清朝的歷史文物,以閩南文化生活印記展現兩岸緊密聯結。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歷史文化遺存保護修繕的同時,如何活化利用古建老宅,將古老的歷史和新的產業、業態融合在一起,將是一個重要課題。接下來,同安古城將堅持保護結合民生、文化服務生活,盡可能保留、挖掘傳統商業文化,進一步豐富商業業態,適當增加體驗型休閑商業,打造古城更新樣板。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