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恩 山高水長
2024-08-30 17:42:51?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歷史上,中國的版圖有時像一片桑樹葉,有時像一個橢圓形的球,現在像一只報曉的公雞,我們廈門在雞腹部,腹部有重要器官,雞的精神狀態取決于腹部功能的強弱。大家要好好讀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爭做對國家有用的人。”這是1959年,開學后不久,校主陳嘉庚先生對新報到學子的殷殷囑托。 今年78歲的高水田,談起校主嘉庚先生傾資辦學事跡,神情高昂。1959年,虛歲14歲的他考上集美中學初中部,就讀86組5班,同他一起就讀5班的還有來自集美后溪珩山的王章和。 “我是第二次考上集美中學才去讀的,第一次考上后,村里小學缺少教員,我臨時頂上,教書時發現很多字不認識,算術的乘除也不熟練,父親臉拉得老長老長,很不情愿對我說再去讀書吧!”回憶往事,王章和爽朗大笑。“再讀書要費用,當教員多少有點收入能補貼家里,父親不情愿的心情,我能理解。” “向東,你知道集美中學的校訓嗎?” “知道!”我隨口應道——“誠毅”。 “誠毅,顧名思義,誠以待人,毅以處事。開學第一堂課,校長葉振漢親自來我們5班作講解,他說誠毅也可以理解為:誠以為國,實事求是,大公無私;毅以處事,百折不撓,努力奮斗。5班是僑生班,九成學生來自海外,只有品學兼優的本地學生才能與他們一起學習。”高水田娓娓道來。 初夏時節,在離后溪珩山圣果院不遠的一處農舍,我如愿見到水田、章和兩位老人。他們精神矍鑠,談及當年讀書事,激情尤盛。 “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沒有‘誠’‘毅’萬萬不可。”喝著帶著淡淡茉莉清香的茶水,王章和的表情變得嚴肅。 初中畢業后,1965年,高水田開始教書育人。當年村小,教師不發工資,只有補貼工分。那個年代,鄉下觀念保守,孩子們讀書的少,幫助大人打下手的多,以換取少有的工分補貼家用。最少時才三個學生兩個老師。即便教學環境如此惡劣,水田堅信教育是強國之本。幾十年教書育人,他懷揣“誠毅”二字,堅守三尺講臺——“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章和初中畢業后,先后做過教師、隊里政治隊長、民兵營長,帶隊赴廈漳交界的東孚興修水利。流淌于血液里的,不但有“誠毅”精髓,還有勇毅進取、奉公利人等精神特質。退休后近二十年,他一心一意堅持做義工,不但珩山民眾對他褒獎有加,連臺灣王氏族親也交口稱贊。 “板蕩識誠臣”。踐行理念不在于一時幾載的隨風而動,在于長期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兩位集美學子畢業后沒做過驚天動地的偉業,而是在六十多年的職業生涯里從始至終踐行“誠以待人,毅以處事”校訓精神,克勤克儉、默默無聞做奉獻。 水田、章和兩位先生在校讀書期間義結金蘭,六十多年來情誼常駐,互助互勵,此般情誼既“誠”且“毅”。誠毅校訓在他們腦海里行動中,不能忘不敢忘不會忘,與生命同在,如日月同輝。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