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密密織出生活圖景——讀沈書枝《月亮出來》
2024-09-25 10:10:02?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寫故鄉、寫童年、寫吃食、寫風俗……這些都是散文常見的題材,那么如何寫出自己的風格? “家鄉地處皖南,三月春山發綠,雨水漸多,在雨后煙嵐籠罩的山里,映山紅花開了。” “蜜棗胖大,絲絲分開,蓮藕燉得發酥,只輕輕一咬就掉下來,銀耳雪白黏糊,葡萄干也圓滾滾,湯里加了些許山芋粉(紅薯粉),帶著半透明的黏稠。” “在光線幽暗的角落,鳳眼藍的顏色打破水面一點岑寂,是很美麗的。然而想起水溝里的鴨舌草,就還是想念它們藍紫色的小花,幾乎是普通的美麗。” 沈書枝是一個很有自己風格的散文家。她文筆優美,讀《月亮出來》,讓人唇齒生津,眼目清亮。然而,這樣還不夠。我注意到了她句子的稠密程度,尤其是寫吃食的文章,比如她寫青團和蒿子粑粑、寫去土豆皮的方法、寫準備年貨時的打點……不厭其煩、絮絮叨叨,她表達的密度是很多作者難以企及的。 “鍋里熱油,下臘丁熬出油,下切碎的蒿子,下蒜苗,略略翻炒過后,加鹽、加熱水,最后加入已對半摻好的糯米粉和黏米粉,然后用鍋鏟用力揣拌均勻。”初看并不見如何出奇,就只是講拌粉團的過程,至于前面江南春發、野蒿遍野的情景,怎樣辨別、摘掐、洗凈等過程,怎樣熱鍋、煎好粑粑、怎樣帶著它去學校等諸般情態,篇幅所限,無法盡述,如果說有值得全文摘抄的書寫,我想沈書枝的作品定是其中之一,每一個句子、每一段描寫都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情趣,她是連細節都不肯放過的。 沈書枝的吃食,沒有花哨的名字,就是普通的農家菜,透著尋常百姓家的煙火氣。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可視作現代人的生活筆記、江南的地方志。 作家張怡微說過,好的散文展示“一個連綿不斷的經驗流中的人生本質”。我在沈書枝的散文里充分感知到了。沈書枝是安徽南陵人,在蘇州、南京上大學,后來在北京出版業工作。她的氣質里透著南方的溫潤,因深愛南方季候時節、鄉村水埠里滋養的生活,而北地的工作讓她難得歸返故園,于是在她心里漸漸生出“莼鱸之思”,便在文字里入夢,在文字里遙望南方,在文字里寄托鄉愁。 時間的流動在沈書枝這里,是從來沒有被打斷的,她的文章蘊含著對歲月的理解,仿佛在地理空間上越與故鄉相隔分離,在心理層面上就越是聯結得親密。這些年來,她求學在外,后來生活在北京,卻始終汲汲營營地打造心靈中的情感世界,將故鄉風物移植其間,保存忽遠忽近的家鄉認同。評論家何平說沈書枝是“故鄉的女兒”,這是極其妥帖的評價,她的所有書寫,都是將它們與她所生長的江南連在一起。 她所憑借的,不過是家常的一日三餐,或閑暇時刻的點心小吃,還有目之所見的萬物生靈,她把它們密密實實地寫進了散文中。在不斷呈現具象的過程中,在一句接一句的縫隙里,填充進情感的重量。 或許與我們的時代處境有關,如今一切都太快了,容易斷裂,而在沈書枝這里,她不容許斷裂發生,日子綿綿密密地織成了生活圖景,從前到現在,還有長長遠遠的以后。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