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泉生。海西晨報記者 陳理杰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林逸君 陳理杰)“胡醫生,這兩天胸口有點悶。”每周二、三下午,江頭街道祥店社區國貿陽光小區醫生工作室總是頗為熱鬧,不少居民得知家門口就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坐診,紛紛前來看病、咨詢健康問題。 今年65歲的胡泉生在部隊從事醫療工作40多年,擅長老年病、心血管病的診治。去年8月,已經退休3年的胡泉生因為熱愛與無私,選擇再次穿上鐘愛的白大褂,做小區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我有這個能力,何樂而不為?”胡泉生說。 退休不褪色 再次穿上白大褂 去年8月,國貿陽光小區的小區醫生工作室建成了。當社區工作人員在尋找居住在小區里的醫生時,胡泉生主動站了出來,找到社區居委會,表示愿意繼續發揮余熱,為居民提供診療、咨詢等服務。 “時至今日,胡醫生的話依舊在我耳邊回響。”祥店社區居委會主任林淑貞說,當時她向胡泉生說明了這項工作是義務的,沒有任何酬勞,沒想到胡泉生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就是來做志愿者的。” 據了解,胡泉生在部隊服役了42年,從衛生員一路做到副主任醫師。“我來自農村,是組織培養了我。”胡泉生表示,服役期間,部隊多次送他進修深造,把他從無知青年培養成一名專業醫師。如今退休了,他就想著要發揮余熱,奉獻微薄之力,回饋社會。 每周二、周三下午,胡泉生都會來到小區醫生工作室,為居民提供診療和咨詢服務。“聽到胡醫生坐診,我就趕緊過來了。”提到胡泉生,小區居民劉大姐連連夸贊,她表示,胡泉生不僅專業負責,還十分耐心親切,許多居民都很信任他。 積極主動 為居民排憂解難 “很好,血壓在正常范圍內,血糖也測一測吧。”記者來到工作室時,胡泉生正在為一位老大爺測量血壓,他仔細詢問對方的身體狀況,并根據居民的生活習慣給出了詳細建議。 細致負責是胡泉生的寫照。不久前,居民黃先生慌張地敲開工作室的門,說道:“醫生,我在體檢中查出了房顫,怎么辦?”胡泉生接過病例認真瀏覽,仔細分析了吃藥的效果及手術的影響,通過專業的解讀安撫黃先生的情緒。最終,經過多次的咨詢交流,黃先生聽從胡泉生的建議,選擇了風險小的手術治療方法。如今,他的生活已恢復正常。 “任何人生了病都會慌張不安。”胡泉生說,自己要用專業的知識、親和的態度讓前來尋求幫助的居民放心。 宋阿姨因雙側股骨頭壞死,不能站立行走,此前在老家辦理了殘疾證。去年底,因殘疾證年檢需要到三級甲等醫院拍片檢查,而他們全家剛來廈門,不知如何是好,便向胡泉生尋求幫助。胡泉生立即到醫院為她預約掛號。檢查當天,醫院人來人往,到處排著長龍隊伍。宋阿姨一家又不慎把輪椅的坐板弄丟了,胡泉生連忙安慰他們并借來輪椅,再推著宋阿姨到二樓診室檢查、開單、拍片等。一通忙活下來,胡泉生也累得腰酸背痛。 面對宋阿姨一家人的感謝,胡泉生卻說:“這不是什么大事,我也收獲了滿滿的快樂。” |
相關閱讀:
- [ 08-02]湖里區江頭街道深耕樓宇黨建 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 [ 08-01]廈門江頭公園市民園長 第二任競聘上崗
- [ 07-15]廈門市江頭社區舉辦“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
- [ 07-04]廈門市湖里區江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
- [ 06-24]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開展紅色文化巡禮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