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從留住鄉愁到賦能文旅 古村有了新活法
2025-03-05 09:02:4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留住鄉愁到賦能文旅 古村有了新活法 海滄院前社通過修繕古厝等措施,為鄉村振興、文化傳承注入更多活力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岑)海滄青礁村院前社,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晨曦夕霞,牛羊三兩,古詩里溫馨靜謐的意境挾裹著雨中特有的青草泥土香,撲面而來,人們記憶中兒時鄉村的美麗景象,仿佛靜止在時光里從未改變。 院前,北側靠山、南側近海,地處城市邊緣,四周被城市道路環抱,兼具城市與鄉村兩種景觀形態。作為大陸首個閩臺生態文化村,這里是閩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青礁慈濟東宮、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文化底蘊厚重,閩南紅磚古厝獨具特色,崇文重教的耕讀文化世代相承。 “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人居環境試點示范村”“省級傳統村落”……如今,在一份份沉甸甸榮譽的背后,是院前社從“留住鄉愁”到“賦能文旅”的生動蛻變。 古厝古韻 歷史文脈代代相傳 漫步院前社,交通性主路與生活性支路功能明確,主次分明,脈絡清晰,自由多變。顏珍偉宅及顏氏小宗、顏民淳宅、顏江守宅崇澤堂(院前顏氏家廟)、王藝全宅(大夫第)、顏荷巒宅、古龍宮等7處不可移動文物及19處傳統建筑分布在村莊中。這一棟棟典型的閩南傳統紅磚大厝形態格局規整,裝飾精美富麗。 據介紹,這些古厝建筑多建于晚清時期,在建筑選地擇向、平面格局、材料、結構、屋頂、外墻、裝飾、色彩等方面具有其獨特的風格,是廈門地區保存較好的民居建筑群落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古厝只是院前社歷史文脈源遠流長的一個縮影。在它所屬的青礁村,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保生大帝信俗和蜈蚣閣先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炮炸寒單爺等閩臺特色特有的習俗,以及村落顏氏家族傳承近千年的宗族文化等,都具有濃厚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