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美不勝收的"海上橋城"
baijiapai.com?2011-11-24 07:30? 沈曉麗?來源:
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集美大橋
大橋建設,見證廈門城市發展
廈門特區30年進程中,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這4座大橋的建設,尤為引人注目。它們的建成,大大拉近了島內外的距離,見證了廈門城市的發展。
在上世紀80年代,在廈門大橋還未建成前,廈門出島唯一的通道是高集海堤,海堤只有2個車道,而廈門島內的機動車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近1萬部,海堤已經不堪重負。
要致富先修“路”。在廈門人民的期盼中,廈門大橋于1987年10月正式動工,1991年5月1日試通車,橋梁總長6599米,成為當時全國最長的跨海公路橋。
而最讓老廈門人津津樂道的是,1991年12月19日廈門大橋正式通車之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 澤民親筆題寫 “廈門大橋”四個大字,并親自為通車剪彩。
如果說廈門大橋的建設主要考慮的是交通功能,那么之后海滄大橋的建設,除了交通外,還出于建造一座新城的需要。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超告訴記者,當時海滄的定位是臺商開發區,出于海滄經濟發展的需要,需要規劃這么一條通道。
1996年12月18日開工,1999年12月30日,海滄大橋正式建成通車。一名老廈門人老陳說,沒通車前,海滄人要到島內,需得繞過廈門大橋或海堤,再抵達廈門島,十分不便。而通車后,廈門西部到海滄很方便,同時也大大縮短廈門到漳州、龍巖的距離。
進入21世紀,隨著廈門城市的發展,進出島車輛與日俱增,廈門大橋超負荷運行,現有的橋梁已不夠用了!在這種背景下,2006年3月,杏林大橋正式動工,2008年9月1日建成;2006年12月20日,集美大橋開工建設,2008年7月1日建成。至此,廈門的進出島通道達到了5條。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