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30周年:環東海域整治再造一個廈門島
親歷者 廈大海洋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 盧昌義 整治之后生態修復要跟上
作為這座城市的一員,廈大海洋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盧昌義教授一直很關注廈門的海域環境。 毋庸置疑,推動環東海域整治,對于加速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步伐,拓展 “大廈門”的愿景,無疑起到助推器的很好作用,但在盧昌義教授看來,最為顯著的影響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對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帶來的諸多利好。“這為廈門海域生態建設留出足夠空間”,盧昌義教授分析說,在環東海域整治前,廈門部分海域圍海填海、大規模無序水產養殖等,導致廈門海域水動力減弱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也在日漸消蝕著廈門近海海域的生態鏈條。 環東海域整治之后,廈門海域生態恢復迎來了一個不錯的契機。就此,盧昌義建議,退養之后,相關部門應充分利用海域岸線資源,進行生態修復等工程;“種植紅樹林就是一個不錯的做法”,盧昌義舉例說,今年4月,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開始種植紅樹林樹苗,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修復樣本。 |
相關新聞
- 2011-11-30廈門特區30周年:世界500強與廈門的“熱戀”
- 2011-11-27廈門特區30周年:從“廈門制造”到“廈門創造”
- 2011-11-24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美不勝收的"海上橋城"
- 2011-11-22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會展業讓全球客商不見不散
- 2011-11-20廈門特區30周年:兩岸直航,讓回家變得簡單
- 2011-11-18廈門特區30周年:環島路 把最美沙灘留給市民
- 2011-11-17廈門特區30周年:特區擴張島內外不再有界線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