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時光”
?
廈門藍本 建立多層次住房保障供應體系 自2005年11月廈門開展社會保障性住房工作以來,經過六年多的建設、發展,廈門市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覆蓋全體市民、分層次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這種多層次的保障供應體系,還被一些中央媒體解讀為“住房保障的廈門藍本”,全國各地業內官員蜂擁至廈門參觀學習。回望六年前,廈門開展這項工作之初,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當時,廈門市政府、保障住房辦的相關人員,曾經分三批奔赴香港,學習、借鑒香港的公屋、居屋管理經驗,又結合廈門實際,制定了具有廈門特色的社會保障性住房政策。一是面向覆蓋面40%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社會保障性租賃房(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二是面向覆蓋面40%以上的非低收入無住房家庭,提供保障性商品房。 截至今年7月底,廈門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項目44個,建設住宅41021套,占年度4萬套建設任務的102%,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在保障房的受理申請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受理保障性住房申請31724戶,其中低收入家庭申請26816戶(其中保障性租賃房22860戶,經濟適用房3956戶),全市已選房入住1.1萬多戶。 未來趨勢 來廈務工人員也將住進保障房 在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廈門市堅持好地點、好配套、好質量,努力讓受保障人群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市保障住房辦副主任王朝暉介紹,廈門保障房建設已經完成 “三個基本實現”,這在全國的保障房建設中也是走在前列的。 廈門的保障房建設和管理體系基本建立,目前已經配套完成了30多個管理規范文件,立法的完善性處于全國前列;其次,廈門保障房的建設和規劃基本滿足了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需求,實現“以需定建”;第三,廈門制定了嚴格的從準入到退出的保障房申請、管理和監管機制,五審兩公示,杜絕騙租騙購。 在解決廈門本市居民住房保障的基礎上,廈門市有關部門還在積極調研,爭取讓符合一定條件的來廈務工人員和新就業職工,住進政府的保障房。據了解,在今年4萬多套的保障房中,近一半都是公租房,很大一部分是為來廈務工人員準備的,那些在廈工作多年、對廈門社會經濟發展建設有過突出貢獻的外來務工人員,有望成為首批住戶。 |
- 2011-12-0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05廈門特區30周年:匯聚全世界目光
- 2011-12-05探尋特區科學發展的精神底蘊 創新廈門為同城化做表率
- 2011-12-03深圳特區報:中國男排隊小伙輸球長志氣
- 2011-12-03廈門特區30年:廈門公交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