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開放是特區發展活力之源
湖里:從荒地到工業區 了解廈門經濟特區的人都知道湖里第一聲炮響的故事。 1980年10月,國務院決定在廈門島內劃出2.5平方公里興辦經濟特區。經過一年籌備,1981年10月15日,廈門經濟特區在湖里出口加工區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土動工建設。這一聲炮響被稱為“湖里第一炮”,它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宣告廈門經濟特區的誕生,也讓湖里作為特區發祥地深深記在人們腦海里。 30年過去了,很多人都記不起湖里曾經的模樣。時光往前追溯,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湖里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放眼望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座建筑物,被人戲稱為“廈門的夾皮溝、西伯利亞”。經濟特區破土動工的地方,就是現在廈華電子廠房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當時還種著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特區管委會的領導和工程師在這里的地瓜地里實地考察時,每人手里都要拿著一根竹棍,因為荒野里常有蛇出沒。 廈門經濟特區建立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就開始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嶄新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寬敞道路縱橫交錯……這里成了廈門最搶眼的地方,吸引著外商的目光。 1981年11月,印尼籍華人陳應登單槍匹馬來到廈門,決心把印華地磚廠辦到廈門來。1982年1月10日,廈門特區的第一份外商投資項目簽訂合同。陳應登投資442萬美元,興建“廈門印華地磚廠有限公司”,在湖里,44歲的陳應登虔誠地為自己的工廠培下了第一鍬土。成立后的印華地磚廠引進德國進口機器,產品填補了國內建材行業的空白,并遠銷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中東、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為湖里出口加工區帶來了活力。 1987年11月,湖里區作為一個新的行政區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湖里區決定以工業為主,從基礎設施建設開始,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規劃、建設。 組建后湖里區政府隨即就和設在湖里區的“三資”企業進行對話,向近50家“三資”企業表明了當年湖里區的“動向”:將興建醫院、影劇院、農貿市場、幼兒園、托兒所;為企業職工服務的生活設施;利用轄區內擁有的2萬多平方米的廠房、2個進出口貿易公司、幾百部運輸車輛和1萬多勞力的優勢,為企業的產品擴散加工、配套件生產、產品運輸等提供各種方便。 到1999年,湖里轄區內已擁有了全市最完善的投資環境。有現代化國際機場、高崎鐵路貨運北站、東渡集裝箱碼頭、廈門大橋等重要基礎設施;有公路、公寓、水、電、煤氣、通信、公園、五星級賓館等配套生活設施;有湖里工業區、枋湖工業區、象嶼保稅區、火炬高新科技園區、寨上倉儲區等多個工業園區。 現在的湖里,已成為經濟特區的門戶,囊括廈門進出島所有交通通道,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BRT快速公路與2010年通車的翔安隧道一起構成快速的出島通道,并通過福廈、廈漳、廈龍等高速公路將觸角伸向四面八方。轄內有廈門最重要的國際集裝箱港區東渡港區;有廈金“小三通”重要口岸海峽郵輪中心;有“一票到底”的海空聯運的五通碼頭。還有華東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被辟為兩岸定點直航首批試點口岸的廈門國際航空港。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湖里區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30年發展,湖里從昔日的小漁村崛起成為現代化中心城區,成為廈門經濟特區“三資企業”密集度最高、外商投資規模最大的區域。現在湖里有三資企業2000多家,占全市三資企業總數的32%,投資總額60億美元,在廈門投資的38家《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就有近30個項目落戶湖里。并形成電子信息、機械、休閑旅游用品和航空維修等四大產業配套群,引領著特區工業的產業潮流。 |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港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 2011-12-09廈門特區30周年:文明城市 廈門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7廈門特區30周年:特區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廈門
- 2011-12-06廈門特區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時光”
- 2011-12-0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廈門特區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變身城市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