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開放是特區發展活力之源
水陸空織就“黃金通道” 30年來,廈門市積極發展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織就了一條對外開放的“黃金通道”,成為中國境外資本的重要聚集地、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以港立市的廈門,海港、空港是其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切入點。 特區建立之初,廈門港的生產和建設發展緩慢。30年來,廈門港的航線不斷擴大,客貨運量大幅度增長。2010年,廈門港實現全港貨物吞吐量1.39億噸,世界排名第19,國內排名第7。廈門港的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物流業的發展,如今,廈門市建成了“東渡—象嶼航空港物流園區、海滄物流園區、杏林物流園區、劉五店物流園區”多種功能類型的物流園區。從2010年9月起,漳州市所有港區并入廈門港,全面整合后的廈門港將打造國際航運樞紐港。 因廈門特區創立應運而生的廈門機場,成為助力廈門特區騰飛的一雙堅強翅膀。30年前,廈門人在坑坑洼洼的菜地上,用21個月修建了一座國際機場。從此,一條條黃金航線將廈門經濟特區連通到四面八方,與世界的距離一步步拉近。就在今年10月,廈門再次耗資10億元為機場候機樓擴容一倍。建成后的新機場可滿足空中客車A380波音747等大型飛機起降要求。 在海港、空港欣欣向榮的同時,廈門的陸地交通也迅速發展。 通過高集海堤、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等與全省公路聯網,廈門形成以福廈、廈漳主干道為骨干的運輸網。 特區成立30年來,尤其是近年來,鐵路更是見證了特區的繁榮與興旺。廈門的鐵路運輸以鷹廈鐵路為干線,2010年4月26日,福廈高速鐵路開通。將現有的外福鐵路、鷹廈鐵路、漳泉肖鐵路、溫福鐵路,在建的廈深高鐵、向莆鐵路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了省內環狀、出省放射狀的合理路網布局,使廈門由昔日的末梢“盲腸尾”鐵路的終點一躍變成樞紐。 隨著“三縱六橫九環”海峽鐵路網藍圖的一步步繪就,廈門將成為鐵道部規劃的全國十大區域客運中心之一和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高速鐵路在海峽西岸乃至海峽兩岸經濟發展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港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 2011-12-09廈門特區30周年:文明城市 廈門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7廈門特區30周年:特區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廈門
- 2011-12-06廈門特區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時光”
- 2011-12-0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廈門特區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變身城市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