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帶來創新和活力——從戴爾看廈門特區的對外開放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 記者特區行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15日報道(記者 鄭璜) 編者按:今年,適逢廈門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30年來,廈門改革開放全面推進,經濟發展又好又快,對臺優勢日益凸顯,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和諧幸福。為全方位生動展現廈門特區的魅力風采,本報特派出多路記者趕赴廈門采訪,從今日起推出專欄《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記者特區行》。敬請關注。 雖然隔著14年的光陰,但憶起美國戴爾計算機公司選址廈門的一幕,71歲的何開鈞仍難抑興奮之情。 1997年8月7日,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負責招商工作的何開鈞偶然間接到貝恩咨詢(中國)公司從北京打來的電話,稱美國戴爾欲在中國選址設廠,希望了解相關情況。彼時,全國參與競爭的高新區達51個。經過9輪審慎考察,當年12月18日戴爾與廈門市政府簽署落戶備忘錄。 1998年,戴爾在廈門的第一臺產品走下生產線,出貨量從0到100萬臺,用了不到3年;2002年,戴爾在廈門產值突破150億元,成為廈門有史以來獨家年產值最高的外資企業;2005年,戴爾在廈門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從100萬臺躍升到1000萬臺,也只用了3年;2010年,戴爾在廈門實現產值348.6億元,連續多年穩居廈門市工業產值第一大戶。 在戴爾高速發展的這些年間,廈門特區全面開放開發態勢日益成形——2002年,廈門出口加工區通過國家驗收,開始封關運作;2008年,廈門海滄保稅港區獲批設立;2010年6月,國務院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6個區,特區面積擴大12倍。 戴爾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閔毅達感慨地說,14年來,戴爾和廈門在特區開放開發進程中實現了互利發展和共同繁榮。 對外開放,是廈門特區實踐的主旋律和生命線,沒有開放就沒有今天的廈門特區。 緣于對外開放,廈門有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個外商投資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第一個利用國外政府貸款建設高崎國際機場。 |
- 2011-12-14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不懈創新,構筑共同幸福家園
- 2011-12-1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跨欄 跨界 跨越
- 2011-12-12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開放是特區發展活力之源